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避免出汗可增加肾脏负担防病

夏季避免出汗可增加肾脏负担防病

进入盛夏,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空调器的使用也进入了高峰期。一方面是电网的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另一方面患“空调病”的人也急剧蹿升,医院因此人满为患。在节能、舒适和健康之间如何求得平衡?

7月3日,国务院法制办全文公布征求意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其中规定,除特殊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早在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发出通知,要求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夏季空调“禁低26℃”。草案的发布是表明,一规定有望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定。

国家为什么要对“空调限温”立法?“空调26℃”是凭什么定出来的?做到“空调26℃”,到底难不难?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相关人士。

为什么是26℃?

医学专家一般认为,室内外温差在8℃至10℃左右,人体比较容易调整和适应。若温差过大,就会出现头晕、易倦、全身不适等反应,所以室内温度在26℃以上是比较合适的。

此外,出汗是夏天人体最有效的排毒方式。如果长时间不出汗,不仅会破坏皮肤的酸性环境,降低皮肤的抗菌能力,而且会增加肾脏负担。因此,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对人体健康并非好事。

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夏强教授,试图从另一角度给出答案。

在他的理解中,对于“人体舒适温度”,不同人有不同感受。26℃的室温,怕热、爱出汗的人,也许会觉得有些偏高,体质虚弱的人则会嫌冷。

不妨参照气象站“人体舒适指数”的指定。排除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影响,在25℃至27.5℃的气温下,“运动容易出汗,公共场所需要启用风扇和空调”。

由此可见,其中值26℃,尽管不能让人“感觉特别凉爽”,但还是适合“偏静的活动”,比如,正常的办公等。

“贪图舒适,可能不利于健康。”夏强举例说,人体正常体温37℃,如果从高温的室外,猛然走进打着22℃空调的房间,患感冒的概率就会大大高于走进26℃的房间,尽管,凉爽的感觉后者不及前者。

专家还提出,人体的舒适性,除取决于温度、色彩、灯光、吹风感等因素外,还取决于湿度。比较而言,26℃房间的湿度环境相对容易创造。一旦室温降得过低,人体热反应的灵敏度也相对降低,成为“空调病”的一大诱因。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佐证是,夏季长期生活在封闭式的低温空调环境中,容易使人感到疲劳、头昏、胸闷、精神不佳、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这种长期低浓度污染,让许多人患上了“病态建筑综合征”。该组织估计,全世界有近20%至30%的空调建筑内工作人员,不同程度患有这种“综合征”。

王伟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补充了夏强的观点。这位浙江大学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各种挑战。诚然,温度升高,人的情绪容易急躁。但对于情绪的调控,正是健康能力的一种体现。

“如果总处于恒温的环境中,人的适应能力可能倒退。”在王伟看来,适当地感受一些温度变化,是人类自主调控“健康适应能力”的一种尝试。

事实上,26℃是人体舒适和节能的“黄金分割点”。王伟甚至提出,只要与室外温度相差2至3℃,人体就可感受到凉爽与否的对比度。而他本人,夜间的空调设置温度一般在28℃。

猜你喜欢

  • 山楂丸吃多了有副作用吗

    一、孕妇,山楂有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女性在怀孕期间使用过量山楂,容易造成流产的情况,所以孕妇最好不要吃。二、胃溃疡患者,山楂属于酸性食材,对于胃部不健康的患者,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胃中的酸度增加,从而加重胃溃疡。三、气虚患者,消食药物都有耗气的

  • 肚子胀气,老放屁是什么原因

    一、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如果肝气不能调达,就容易肝气犯胃,并且导致气滞、气逆,出现肝胃不合而引发胃胀。肝气郁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胀痛、呼吸不畅、心情烦躁、急躁易怒,一生气就感到胃胀不适,而且还会随着病情的变化不断加重,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理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这个酸枣仁在临床用的比较多啊,首先要了解酸枣仁的功效吧,酸枣仁在临床上其实主要功效是宁心安神,生津止咳的作用,这个对于失眠的话,要针对不同失眠类型来选择用药,我们失眠的临床类型比较多,有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由阴虚内热导致失眠,还有肝气郁结导

  • 胃要怎么保养

    一、胃怕寒,胃是娇弱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二、胃怕撑,吃得太饱会使胃排空延迟,从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三、胃怕晚,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忍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毛病。

  •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不懂的人不要乱喝

    黄芪泡水不是谁都能喝,我们都知道黄芪泡水好处多,对脾虚失眠都很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对于感冒发热者,阴虚湿热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喝黄芪水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头晕,上火等不适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最好不要喝。其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