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过度健身可导致身体疲劳

夏季过度健身可导致身体疲劳

本周五是农历夏至,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从节气上来说,夏至也是我们迎接夏季来临的标志。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根据节气不同调整养生方法的传统,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调整身心迎接夏季。

运动调养精神调摄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嵇康的《养生论》认为,夏季炎热,“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运动养生,心态要正,不可急功近利,操之过急。”这是夏季运动的重要原则。所有的运动健身,都离不开健康的心态,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强度适量不宜疲劳

夏季里,不少人为了达到减肥的目的,几乎每天去健身房,而且一练就是两三小时。健身专家提醒:一味地苦练只会导致身体疲劳。

本来人体在夏季的能量消耗就大,锻炼时更要量力而行,养护阳气。人体运动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一个兴奋点,如果继续练下去,就会出现比较疲劳的感觉,进而出现体力透支现象,对健康不利。因此,当你练到最高兴、最舒服的时候,就不要再增加运动量了,这时需要慢慢减少或者停止运动。尤其是中年人,一些平时较难察觉的隐性疾病(如心脏病等)很可能因过度运动而被引发。建议每次运动时间大约为1小时,每星期3次。运动过程中一定要以自己的感觉为准,关注自己的心率、血压、疲劳度,是否有头晕、恶心等现象。

夏季气压比较低,在健身房等场所锻炼时要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避免长时间运动造成缺氧。

运动出汗不宜过量

随着天气转热,稍一运动就容易出汗。主动出汗是人体主动运动所出的汗,是为了保持体内的温度、散发热量,所以有利于身心健康。那是不是出汗越多运动效果越好呢?

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大,排汗量越多。但出汗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散热降温,大量的出汗会流失体内的水和盐份,导致人体处于失水状态,这样只能暂时减轻体重,却起不到减肥效果。一些无汗运动如散步、骑车,同样可以起到防治各种慢性疾病的作用。那些稍微一运动就汗如雨下的人,有必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此外,如果运动前大量饮水,也会导致体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应注意:运动中饮水不可过量。大量饮水会导致出汗更多,而盐分也会进一步流失,引发痉挛。

走鹅卵石因人而异

这个季节走鹅卵石健身的人越来越多,经常在鹅卵石上散步,能够提高人的平衡能力和灵活性,对高血压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走鹅卵石健身并不适合每个人,不能盲目选择。

专家指出,患有骨质疏松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人,应注意控制走鹅卵石的时间。因为,骨质疏松会使跟骨硬度减低,如在坚硬的石头上行走,很容易造成损伤。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则以骨质增生为主,还包括软组织退化(如韧带、关节囊的松弛)和软骨退化,走的时间太久,会加剧磨损,造成膝关节肿胀和疼痛。老年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关节退行性病变,走鹅卵石的时间应控制在早晚各15分钟左右。

刚开始走鹅卵石时,脚会比较疼,不应该勉强坚持走很长时间,要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时间。老年人走路时更要将精力集中在路面,以免分散精力,造成不必要的扭伤、跌伤。也可以采取站在原地踮脚尖的方式,既安全,又起到了按摩穴位的效果。(秦东颖)

猜你喜欢

  • 皮肤莫名瘙痒需注意

    有很多人好奇说,皮肤瘙痒怎么就跟恶性肿瘤扯上关系了呢?其实皮肤的瘙痒有的时候确实是有一部分恶性肿瘤,它的一个临床表现,它被界定为这种副癌综合症,也就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伴发症状。它是因为,有些恶性肿瘤细胞会产生一些组胺类活性物质,随着这种血液运

  • 反流性食道炎怎么调理

    那么如果长期的这种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很好的救治的话,那么它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继而与食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它也可以被视为这种癌前病变,那么因为平时的临床工作当中接触的消化系统疾病比较多,尤其是这种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所以说

  • 心脏供血不足会有哪些症状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如何避免清晨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