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虎口取骾

虎口取骾

古代,广大民众患病救治主要依赖于民间医师——走方郎中。郎中们不避寒暑,终年奔波行走于山野村庄之间。每到一处,就摇晃手中的铜环铃铛,表示郎中到了召唤应诊之意。郎中手中的铜环铃铛名叫“虎撑”或“虎衔”,要探究起来历,还得从医仙董奉“虎口取骾”说起。

传说,一日,董奉炼丹之后返回庐山龙门沟杏林草堂,行至途中见一老虎卧于路旁草丛。此虎非但没有饿虎扑食的凶相,相反喘气流涕、满脸苦楚。虎见董奉便不断叩首呻吟,并抬前爪指口,似是乞怜求救。

董奉似乎明白了老虎的意思,便唤虎张开嘴让其望诊,见一锐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咙。董奉轻抚虎首,嘱虎明早在原地候他来医治,虎颔首离去。

翌日,董奉与虎均按时赴约,为防老虎因痛兽性发作而咬伤自己,董奉将连夜赶制的铜环放进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颚,顺利取出锐骨,并抹上去腐生肌的药膏。被救的老虎摇动尾巴点头致谢,随后转身而去。

数日后,虎痊愈,为报董奉救治之恩,虎寻至杏林草堂,为董奉值守杏林。后人传颂“虎守杏林”故事,意在褒扬董奉与自然和谐共荣及董奉艺高胆大、不畏凶险、普度众生的高尚医德。

此事传开,行走江湖的郎中们纷纷效仿,铜环便成了外出时必备之物,后人逐渐将铜环改成手摇的响器。一来可以作为行医标志,二来是因为医仙董奉与老虎的渊源,郎中们便把它作为保护自己外出行医的护身符了。摇铃唤诊美称为“虎撑聆医”,同时也成为古代医家派别称谓即“杏林中人”,意为不畏艰辛、一心赴救的“苍生大医”。(冯模健 陈辉整理)

猜你喜欢

  • 扭脖子咔咔响是什么原因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

  • 上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

  • 睡前泡脚的好处和坏处

    很多朋友睡前泡脚的习惯,在中医体系中,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白天阳气较盛以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而夜晚亢奋了一天的阳气要慢慢地潜到阴分里,这样才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在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新陈

  • 烧心是什么原因?

    烧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吃多了油腻辛辣,比如火锅或者撸串会觉得心口中火辣辣的烧。那么问题来了,烧心烧的真的是心吗?其实并不是,烧心烧的并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心脏后面的食管被胃酸烧了。胃本身就是产生胃酸的器官,有保护粘膜,可以耐受胃酸,但食管

  • 干耳屎和湿耳屎的区别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耵聍分为干耳屎和湿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橙黄色薄片状称为干耳屎。有的耵聍状如粘稠的油脂,称为湿耳屎,俗称油耳。干和湿并无好坏之分,均为生理现象,如果你是油耳可能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有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