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解表类[药对]的临床鉴用

解表类[药对]的临床鉴用

中药学上习惯把两种性能类似,常配对使用以增强疗效的药物称为“药对”。药对是古今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但药对中的每味药又有其特殊的性能。为帮助临床鉴用,现撷解表类常用药对予以甄别。

一、麻黄和桂枝 二者均辛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散解表疗水肿之功。但麻黄长于宣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力强,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故多用于治疗无汗表实证、肺气壅遏之咳喘及水肿因于上者。此外,麻黄还用于治疗阴疽、痰核和风湿痹痛等。而桂枝长于通阳解肌而发汗,解表力弱,又能助心阳通胸阳,故多用于治疗有汗表虚证、胸痹心悸及水肿因于下者,还用于治月经不调、奔豚气和寒凝血滞诸痛等。

二、荆芥与防风 二者均属辛温解表药,能驱风发表,炒炭入血分止血,疗上焦头目疾病。但荆芥发表力较强,且能清头目、利咽喉、透疹,偏散瘀止血,故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产后痉厥、上焦头目诸疾及口鼻出血、尿血、便血、呕血有瘀滞者,还用于治疗中风不语和肾肿(外肾)等。而防风祛风力较强,且能胜湿止痛、升阳举陷、疏肝固崩,故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破伤风、脱肛及便血、肠风下血、崩漏属肝经有热有风者,还治偏正头痛和肝郁泄泻等。

三、羌活与独活 二者(古代混用)均辛苦温、祛风寒湿止痹痛、解表。但羌活气香雄烈,发散力强,主表兼里,偏祛上半身之风寒湿,故可畅通血脉,宣通脑络,善治头、项、脊、背的疼痛,并长于治疗感冒头痛、痹痛、中风口歪、破伤风等,也用于治疗风水浮肿和产肠脱出。而独活气浊善下行,主里兼表,偏祛下半身之风湿邪,也能达肌腠深层并搜其间之风,故可温通下肢经络,善治腰、腿、足、胫的疼痛,并长于治疗少阴外感头痛、产后风、鹤膝风等,也用于治疗小儿风痫和慢性气管炎。

猜你喜欢

  •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药引子起什么作用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手脚冰凉吃什么食物调理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有湿气的几种症状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

  • 空腹吃水果有什么危害

    空腹吃水果伤胃?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觉空腹吃水果会伤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会伤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凉的,这样可能会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