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肺病论治7法

肺病论治7法

缪茂军 江西省全南县中医院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气之本也,魄之处也,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白色入肺,在五味为辛,与金同类,在五畜为马,在五谷为稻,在五音为商,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凡呼吸不利,喘息少气,咳吐痰阻等皆责之于肺的病变,但是临床涉肺病机常较为复杂,治肺方法颇多。

补肺法 此法用于肺气虚证,症见面色白光 白,咳喘无力,神倦少气,动则气喘,语音低怯,自汗怕冷,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而无力。该证多由久病咳喘,耗伤肺的功能,其主气及卫气功能失职所引起。用《永类铃方》补肺汤加减以益气补肺,温中固表。药用黄芪15克,熟地15克,五味子10克,白术12克,党参9克,茯苓15克。

润肺法 此法用于肺阴虚证,症见颧红,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喘咳或痰中带血,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少寐多梦,胸部隐痛,舌红少津,脉细数。该证多由咳嗽日久,损伤肺阴,失于清肃,虚热内生引起。用《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加减以养阴润肺,益气生津。药用生地15克,麦冬(抽心)12克,贝母6克,丹皮9克,甘草3克,百合15克,沙参12克,阿胶10克,玉竹9克。

固肺法 此法用于肺卫不固证,症见面色淡白,体倦乏力,气短,动则汗出,容易感冒,自汗恶风,舌淡,苔薄白,脉弱而无力。该证多由咳喘日久致肺气耗损,卫气不足,不能固表而发病。用《和剂局方》牡蛎散加减以固肺止汗,益气强卫。药用防风12克,浮小麦9克,五味子12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煅牡蛎20克,怀山药15克,太子参9克。

宣肺法 此法用于风热袭肺证,症见咽喉肿痛,口渴引饮,咳嗽痰稠,鼻塞流涕,发热,微恶风寒,气喘息粗,咳引胸痛,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滑数,该证多因气候温暖多风,起居不慎,或是正气下降,感受风热之邪侵袭肺系而致。用《温病条辨》银翘散加减以宣肺化痰,疏风清热。药用银花15克,连翘15克,荆芥10克,薄荷6克(后下),芦根12克,黄芩12克,牛蒡子6克,桑叶6克。

救肺法 此法用于燥热犯肺证,症见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薄白或薄黄干燥,脉数。该证多因秋令久晴无雨,气候干燥之时,受到燥热病邪,内犯于肺,耗伤肺津,致肺失濡养而清肃不行发病。用《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加减以清燥滋阴,救肺生津。药用桑叶9克,石膏20克,甘草6克,杏仁9克,沙参15克,麦冬12克,胡麻仁6克,枇杷叶9克。

开肺法 此法用于痰湿阻肺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黏稠,喉中痰鸣,胸脘胀闷,倦怠乏力,食少难消,大便不畅,舌质淡,苔白腻或百滑,脉滑。该证常由湿邪困脾,运化失职,聚湿邪为痰,上渍于肺而引起。用《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加减以开肺下气,化痰燥湿。药用苏子9克,炒莱菔子12克,白芥子6克,半夏9克,陈皮12克,苍术6克,厚朴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蜂蜜或大枣为引。

解肺法 此法用于风寒束肺证,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咳痰清稀色白,头痛身楚,鼻塞声重,流涕清稀,咽痒,喷嚏,无汗,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该证多由气候急剧变化或起居不节,感受风寒之邪,致使肺气失宣致病。用《温病条辨》杏苏散加减以解表疏风,解肺散寒。药用杏仁9克,苏叶9克,陈皮12克,桔梗9克,麻黄6克,甘草6克,枳壳9克,防风9克,荆芥9克,半夏6克,生姜或姜汤为引。

猜你喜欢

  • 芍药汤加减治痤疮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 宣肺通腑法治疗咳喘验案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

  • 高氏揉捏法治小儿伤食泻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笔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揉腹:

  •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技术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肝为血室之说不妥——与范铁兵同志商榷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