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肉豆蔻散

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肉豆蔻散处方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两),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脐)、诃子皮,各二两;干姜(炮)、厚朴(去粗皮.姜炒)、陈皮(去白)、肉豆蔻(面裹.煨)、甘草,各四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气虚,腹胁胀满,水谷不消,脏腑滑泻,腹内虚鸣,困倦少力,口苦舌干,不思饮食,日渐瘦弱,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子一个,煎七分,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肉豆蔻散处方

肉豆蔻7.5克(去壳)桂心7.5克 人参15克(去芦头)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霍乱,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煎至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肉豆蔻散处方

肉豆蔻22克(去壳)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当归15克(锉,微炒)黄牛角腮15克(炙令微焦)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地榆15克(微炙,锉)黄连15克(去须,微炒)干姜7.5克(炮裂,锉)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久赤白痢,腹内绞痛,不思饮食,渐至困羸。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粥饮调下。日三至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肉豆蔻散处方

肉豆蔻(去壳,炮)黄连(去须,炒)诃梨勒(炮,去核)各22克 甘草(炙,锉)白术 干姜(炮)赤茯苓(去黑皮)各15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0克

制法

上八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肠胃受湿,濡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日三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奇效良方》卷十四:肉豆蔻散处方

肉豆蔻7枚,(每枚剜一窍,纳木香1粒在内,以面裹嫩熟,去面不用)

制法

上碾为末,分作二服。

功能主治

治脾虚肠鸣,泄泻不食。

用法用量

不拘时用米饮汤调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八子丸

    处方青葙子1两,决明子(炒)1两,葶苈子(炒)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地肤子1两,茺蔚子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干地黄(洗,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肉桂(去粗皮)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泽泻1两,防风(去

  • 八宝丸

    处方琥珀(别研)半两,没药半两(研),赤芍药半两,当归(酒浸,去芦)半两,细辛(去叶)半两,硇砂半两,龙骨、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血晕。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醋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四八

  • 八宝丹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八宝丹处方真犀黄3克 血珀6克 珍珠6克 冰片3克 滴乳15克 飞面24克 辰砂6克 飞滑石12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广疮结毒。用法用量每日调服0.36克。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疡医大全》卷九:八宝丹处方珍

  • 八宝丹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八宝丹处方真犀黄3克 血珀6克 珍珠6克 冰片3克 滴乳15克 飞面24克 辰砂6克 飞滑石12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广疮结毒。用法用量每日调服0.36克。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疡医大全》卷九:八宝丹处方珍

  • 八宝光明散

    处方硼砂(煅)8钱,飞甘石8两,正梅片4钱8分,荸荠粉3两,珊瑚1钱2分,玛瑙1钱2分,朱砂1钱2分,麝香1钱2分,云黄连(水泡)2钱。制法上为极细末,装小玻璃瓶内,严密封固,勿使药性挥发。功能主治风热上壅,结膜发炎,目红肿痛,热泪羞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