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豨桐丸

豨桐丸

《济世养生集》卷三:豨桐丸处方

豨莶草 臭梧桐各等分

制法

上药酒制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治感受风湿,两足酸软,步履艰难,状似风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腰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早、晚各一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猪肝、羊血等物。

摘录《济世养生集》卷三清·《集验良方拔萃》:豨桐丸出处

豨桐丸,出自清·《集验良方拔萃》。本方制片,名“豨桐片”。

组成

豨莶草、臭梧桐叶。

用法

上药各等分,共研细末,制为丸剂。每服6~9克,每日3次。片剂,每片约含生药1.25克,每服4片,每日2次。

功效

祛风湿,利筋骨。

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软,步履不健,舌淡苔白,脉弦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豨桐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5.0%。稀桐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河南中医》2013年第2期)

方解

豨桐丸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原方由豨莶草和臭梧桐两味药组成,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相须为用。临床应用以风湿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筋骨痹痛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豨莶草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和抗感染作用,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具有抑制作用,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病理反应而达到抗风湿作用。臭梧桐煎剂有镇痛和镇静作用。

方歌

集验良方豨桐丸,臭梧桐叶豨莶草,二药等分制为丸,祛风湿还利筋骨。

摘录清·《集验良方拔萃》

猜你喜欢

  • 八角茴香丸

    处方山楂、枳实、大茴、吴萸、荔枝核。功能主治疝气。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八角金盘汤

    处方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利湿化痰,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痰阻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董汉良方

  • 八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解散处方人参、茯苓、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藿香(去土),各一两。厚朴(去粗皮.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

  • 八贤散

    处方当归1两,白芍药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川芎半两,桂半两,柴胡半两,熟地黄1两。功能主治小儿泄泻,发热,手足梢疼。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三岁1钱,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不拘时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 八金散

    处方金精石、银精石、阳起石、玄精石、磁石、石膏、滑石、禹余粮石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入金、银钳锅子内盛之,用盐泥固济口,以文、武火煅炼红透,放冷,研如粉,入水银半两,轻粉1钱,研令不见星子,却入余药,再研匀。功能主治癞病。用法用量令患人先洗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