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清上蠲痛汤

清上蠲痛汤

组成

当归、川芎、白芷、羌活、防风、苍术、麦门冬、独活各一钱(各3克),细辛、甘草各三分(各0.3克),蔓荆子、菊花各五分(各1.5克),黄芩一钱五分(4.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散风热,止头痛。

主治

一切偏正头痛,舌红,苔干,脉浮弦。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及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1.顽固性头痛:以本方加减治疗32例,与镇脑宁治疗30例对照。1个疗程为4日,一般最多用4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以临床症状及一年内是否复发为判定标准:结果:痊愈32例。(《四川中医》2001年第4期)

2.三又神经痛:以加味清上蠲痛汤治疗40例,与常规治疗(卡马西平、地西泮、维生素B1、维生素 B12注射液肌内注射)30例对照。1个疗程为10日。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疗效评定以疼痛完全消失,且1年内随访未见复发者为治愈。结果:治愈2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四川中医》2007年第8期)

方解

清上蠲痛汤为治“一切头痛之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有效”。方中黄芩清上部之郁热,菊花、蔓荆子平肝祛风止痛,当归、川芎理头部之血滞,使之通则不痛。苍术祛风化湿,麦门冬引气下行,使上部郁热得清,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清热,通络止痛之效。

临床以头痛、恶风、鼻流浊涕、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而滑为辨证要点。如见偏风寒,去黄芩、麦门冬、苍术,加荆芥;热甚,去独活、羌活、细辛,加桑叶、连翘、金银花;鼻流浊涕量多,加苍耳子、露蜂房、辛夷花。

使用时注意肝肾阴虚而风阳上扰之头痛,以及气血虚弱之头痛,均非所宜。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血管性头痛、颈源性头痛、硬脊膜穿透后头痛、囊虫病头痛、偏头痛等各型头痛病症。

方歌

缺。

摘录明·《寿世保元》

猜你喜欢

  • 半夏草果散

    处方半夏7个(汤泡7次,每次百沸,候冷用手搓去滑),全青橘皮4个,枣子5个,乌梅5枚,草果子2枚,生姜2块(草果大),甘草2寸(炙黄)。制法上并洗净,烂捶碎。功能主治岚瘴及一切疟疾。用法用量同入砂瓶内,用水1大碗,以湿纸盖头及嘴,以文武火煮

  • 半夏藿香汤

    处方半夏1钱5分,真藿香1钱,干姜(炒)1钱,甘草5分,白茯苓1钱,广陈皮1钱,白术1钱(炒)。功能主治痰邪留于胸膈,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反呕者,此属胃气虚寒,少进饮粥,便欲吞酸者;瘟疫下后,脉静身凉,不渴不燥,胃寒呕逆。用

  • 半夏补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半夏补心汤处方半夏12克 宿姜10克 茯苓 桂心 枳实 橘皮各6克 白术8克 防风 远志各4克制法上九味,叹咀。功能主治温胃健脾,理气化饮。主脾胃虚弱,寒饮内停,脘腹胀满,悲忧不乐,夜多异梦。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

  • 半夏解毒汤

    处方黄柏(炒)、黄芩(炒)、山栀子(炒)、半夏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暑热毒,五心烦躁,口舌咽干。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服。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七

  • 半夏酒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半夏酒处方半夏10枚。功能主治舌肿满口,气息不通,须臾杀人,急以手指刺破,溃出恶血,亦可用微针决破,次用此药。用法用量以苦酒1升,煮取8合,稍稍漱口,热含冷吐。半夏动人咽喉,以生姜汁解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