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苏羌达表汤

苏羌达表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苏羌达表汤处方

苏叶4.5~9克 防风3~4.5克 光杏仁6~9克 羌活3~4.5克 白芷3~4.5克 广橘红2.4~3克(极重者4.5克)鲜生姜2.4~3克 浙苓皮6~9克

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祛湿解表。治伤寒挟湿,头身重痛,恶寒发热,脉紧无汗,鼻塞咳嗽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风重于寒,咳嗽痰多,去羌活、生姜,加半夏9克,前胡6克,苦桔梗4.5克。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近代·《重订通俗伤寒论》:苏羌达表汤组成

苏叶一钱半至三钱(9克)、防风一钱至一钱半(4.5克)、光杏仁二至三钱(9克)、羌活一钱至—钱半(4.5克)、白芷一钱至一钱半(4.5克)、广橘红八分至一钱(极重一钱半)(4.5克)、鲜生姜八分至一钱(3克)、浙茯苓皮二至三钱(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风散寒,化湿解表。

主治

外感风寒,内有湿邪,恶寒发热,骨节酸楚,头痛,身重,舌淡苔白腻,脉浮。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癃闭等病症。

癃闭(个案):患者4日前突发癃闭,予导赤散和八正散治疗,小便稍利,但仍不畅。证属寒湿在表,肺失肃降。故投以本方加减,3剂,汗出尿通,诸症尽瘥。(《江西中医药》1998年第4期)

方解

本方苏叶为君,辛散经络之风寒;臣以羌活辛散筋骨之风寒,防风、白芷辛散肌肉之风寒;佐药杏仁、橘红,引领筋骨肌肉之风寒从皮毛而出;使以生姜、茯苓,发散为阳,恐其发汗不彻,停水为患。本方并用开鬼门,洁净府。

临床应用以风寒表证,而头重身重、骨节酸楚、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临床如见发于暑季,加香薷、滑石;脘痞便溏,加藿香、佩兰;纳食不馨,加砂仁、谷芽;身重,加苍术、薏仁。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流行性感冒。

方歌

苏羌达表用防风,杏仁白芷与橘红,生姜茯苓皮同用,袪风散寒又解表。

摘录近代·《重订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安中归气汤

    处方当归、羌活、独活、厚朴、半夏曲、麦芽、苍术、陈皮、米壳、甘草、续断、桔梗、茴香、川芎、南星、槟榔、芍药、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元阳虚惫,一切远近气疾,上攻头目及喘息,虚浮肿满,下注腿腰腹膝浮满,气噎心惊,十种水气

  • 安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中散处方玄胡索(去皮)、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五两。牡蛎(煅)四两,甘草(炒)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

  • 安中汤

    《千金》卷二:安中汤处方黄芩1两,当归2两,芎2两,人参2两,干地黄2两,甘草3两,芍药3两,生姜6两,麦门冬1升,五味子5合,大枣35枚,大麻仁5合。功能主治妇人曾伤五月胎者。用法用量以水7升,清酒5升,煮取3升半,分4服,每日白天3次

  • 安中调气丸

    处方广皮60克 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 白术(土炒)60克 枳实(麸炒)30克 苏子(炒)18克 川芎15克 当归(酒洗)15克 白芍药(盐、酒洗,炒)24克 木香3克 甘草(炙)9克 香附90克 (长流水浸三日,洗净,炒黄色)神

  • 安乐散

    处方人参4分(党参用1钱5分),麦冬1钱5分,归身1钱5分,甘草3分,通草8分,滑石1钱,细辛3分,灯心5分。功能主治妇人子淋,属肾虚热不能司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大生要旨》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