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回生散

回生散

《疑难急症简方》:回生散处方

皂矾(置新瓦上煅红,放地候冷)。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霎舌。

用法用量

掺舌上。如口噤,须撬开牙关,擦舌上即醒。

摘录《疑难急症简方》《遵生八笺》卷十八:回生散处方

急性子1两,硇砂3分(2味用水2钟,煮干听用),朱砂5钱,雄黄5钱,硼砂3钱,沉香3钱,木香5钱,丁香3钱,麝香1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隔食隔气。

用法用量

每服3分,火酒送下。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医方易简》卷十:回生散处方

半夏1钱,藿香1钱,牙皂1钱2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用瓷瓦瓶装好。

功能主治

从高楼树上坠地过伤,不省人事,不能食药者。

用法用量

每用1钱,用竹管向鼻孔吹入。

摘录《医方易简》卷十《万氏家抄方》卷六:回生散处方

防风5钱,白芷4钱,黄耆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痘正起壮灌浆时痒者。

用法用量

每服1钱。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方出《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名见《医学纲目》卷三十六:回生散处方

大天南星1个(重8-9钱以上者良)。

制法

用地坑子1个,深3寸许,用炭火5斤,烧通赤,入好酒半盏在内,然后入天南星,却用炭火2-3条,盖却坑子,候南星微裂,取出刺碎,再炒匀熟,不可稍生,候冷,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慢脾。

用法用量

每服5分或1字,食前浓煎生姜防风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名见《医学纲目》卷三十六《灵药秘方》卷上:回生散处方

番木鳖(净末)4两(用水泡透,去皮净,咀片,少用麻油,炒紧黄色,以透为度,研细),川山甲1两(麻油炒透),瓜儿血竭5钱(炙),乳香3钱(去油净),没药3钱(去油净)。

制法

上为细末,收固。

功能主治

肿毒初起。

用法用量

每服3-5分止。切不可多用,预嘱病者,倘晕麻发战,切勿惊疑,1时性过即安。若炼蜜为丸,可加六肾散,以乳、没、血竭为衣。服后麻战,饮热酒或生姜汤1钟即止。

注意

服时忌风。

摘录《灵药秘方》卷上《喉科紫珍集》卷下:回生散处方

生白丑1两,熟白丑1两,桔梗5钱,五加皮2两,甘草5钱,熟白鲜皮2两,生白鲜皮2两,连翘2两,花粉1两,银花1两,苏薄荷2两,皂角子1两(炒),山栀1两,山豆根2两,上茯苓4两(1方有玄参)。

功能主治

一切口鼻喉疳。

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上药或酒煮,或煎服。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医学纲目》卷三十七:回生散处方

人牙(烧存性)少许,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疮疹倒靥黑陷。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用黄耆、白芍药煎汤调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七《杨氏家藏方》)卷三:回生散处方

甘遂(生用)、黑牵牛(生,取面)、郁李仁(去皮)、槟榔(生用)、大黄(生用)、大戟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伤寒失下或成坏症,谵言妄语,发黄发斑,大便不通,小便如血,内有燥粪、蓄血,舌缩神昏。

用法用量

此证不能服大汤剂,但服此药一呷,须臾下过,濈然汗出而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百一》卷六:回生散处方

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各等分。

功能主治

霍乱吐泻,但存一点胃气;孕妇呕泻脉虚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妊娠脾气不调,感冒暑邪,而胃气不化,故呕(口恶)泄泻,胎孕。不安焉。藿香快胃气以祛暑,陈皮调脾气以和中,为散水煎,使暑邪解散,则气化调和,而呕(口恶)无不止,泄泻无不除,何胎孕之不安哉?

摘录《百一》卷六《魏氏家藏方》卷九:回生散处方

鸭嘴胆矾(别研)、草乌头(不去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和调。

功能主治

喉闭危急之疾。

用法用量

遇喉闭吞咽不下,以芦管吹1字入鼻中,先含水1口,药入咽中,即时涎出。若觉涎少,复用川大黄3块如骰子大,水1盏,煎至7分,入朴消1钱,再煎1沸,令温服,搐鼻了,咽喉即开。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内经拾遗》卷二:回生散处方

沙参。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寒疝疼痛,汗出欲死。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调下。

摘录《内经拾遗》卷二

猜你喜欢

  • 八味带下方

    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

  • 八味平胃散

    《治疹全书》卷下:八味平胃散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神曲(炒)、川芎、麦芽、香附(酒炒)。功能主治疹后脾胃两伤,吐泻交作。用法用量煨姜为引。摘录《治疹全书》卷下《易简方》:八味平胃散处方厚朴3两半,苍术5两半,橘红3两半,甘草1两,缩砂

  • 八味散

    处方蜀椒(去目)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青盐(研)1两,石硫黄(研)1两,腻粉(研)1两,白僵蚕(炒)1两,柏皮1两,麝香少许(研)。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遍身疮疥,皮破肉痛,或瘙痒脓水。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涂之;湿则干敷。摘录《圣济

  • 八味桂心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半,桔梗(锉,炒)3分,吴茱萸(汤浸,焙炒)3分,人参3分,白术3分,高良姜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当归(切,焙)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冷气心痛不能食。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日

  • 八味檀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檀香散来源蒙古族验方。处方檀香200g 石膏100g 红花100g 甘草100g 丁香100g 北沙参100g 拳参100g 白葡萄干100g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甘、微涩而凉。炮制以上八味,除檀香、丁香、白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