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调元散

调元散

《活幼心书》卷下:调元散处方

干山药(去黑皮)15克 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茯神(去皮、木、根)白术 白芍药 熟干地黄(酒洗)当归(酒洗)黄耆(蜜水涂炙)各7.5克 川芎 甘草(炙)各9克 石菖蒲6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调补元气。主小儿禀受元气不足,颅囟伺解,肌肉消瘦,腹大如肿,语迟、行迟、齿迟,手足如痫,神色昏慢。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温服,如婴孩幼嫩,与乳母同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痘疹传心录》卷十八:调元散处方

人参 茯苓 白术 山药 白芍 地黄 当归 川芎 甘草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主小儿生下气血两虚,囟大,头缝不合如开解。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八《景岳全书》卷六十二:调元散处方

人参 白术 陈皮 厚朴(制)香附各6克 炙甘草 藿香各1.5克

功能主治

健脾理气。主小儿变蒸,脾弱不乳,吐乳多啼。

用法用量

上药每服3~6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二《揣摩有得集》:调元散处方

潞参1钱,炒白术1钱,陈皮3分,蔻米(研)3分,藿香3分,炒扁豆1钱,法半夏5分,炙草4分,伏龙肝1钱。

功能主治

小儿变蒸,脾虚不乳,吐乳多啼,欲发慢惊。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冯氏锦囊·杂症》卷三:调元散处方

山药2钱,茯苓2钱,橘红2钱,人参2钱,白术(炒)2钱,当归(炒)2钱,甘草(炙)2钱,枸杞2钱,陈冬米3合。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胎怯。

用法用量

每用圆眼汤调下。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三

猜你喜欢

  • 半金散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六:半金散处方乌蛇肉(酒浸,去皮、骨,焙)30克 天麻30克 全蝎(去毒,炒)30克 僵蚕(去丝、嘴,妙,为末)30克 朱砂15克(研,飞)龙脑3克(研)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拌匀。功能主治主治心肺中风,昏困不省,心胸满闷,

  • 半钱散

    处方大川芎2枚(锉作4块),大附子1个(和皮生捣为细末)。制法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剂,裹芎作四处。如附子末少入面,裹毕以针穿数孔子,用真脑、麝熏有穴处内香,再捏合穴内,如穴内未觉有香,再熏1柱,细罗灰,用罐子内热炭炮熟,为细末。功能主治气虚头

  • 半附汤

    处方生附子 半夏各7.5克 生姜10片功能主治温胃化痰。主治胃冷生痰,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或加木香少许尤妙。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半附理中汤

    处方半夏 附子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功能主治主治妊娠胃中虚冷,呕吐不止。用法用量上以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 半黄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半黄丸处方黄芩45克 南星 半复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化痰。主治热痰留滞于内,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冷时,其脉洪滑者。用法用量用生姜汤送下30~50丸。摘录《杂病源流犀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