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易筒地黄饮子

易筒地黄饮子

出处

易筒地黄饮子,出自宋·《易简方》。本方原名“地黄饮子”,因宋·王硕《易简方》收录,故通常都称其为“易简地黄饮子”;也有认为本方为《易简方》引宋·朱端章《卫生家宝方》。

组成

生地黄、黄芪、熟地黄、甘草、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枇杷叶、枳壳、泽泻、人参各等分。

用法

为粗末,每次服9克,水煎去滓温服。亦可改作汤剂,按常规剂量酌定各药用量。

功效

养阴益气,润燥生津。

主治

主治阴虚气弱,消渴烦躁,咽干口渴,小便频数量多,面赤,脉虚大。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结核、鼻咽部肿瘤、肺部肿瘤等病症。

1.糖尿病:本方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糖尿病20例。以临床症状、空腹血糖、尿糖变化评定疗效,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3个疗程。结果: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年第8期)

2.鼻咽癌:本方加减辅助放疗治疗鼻咽癌30例(治疗组),与单纯常规放疗30例(对照组)随机对照。以临床检查、鼻咽部CT检查、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标准)、症状分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为96.7%,颈淋巴结转移灶完全消退率为83.3%,1年总生存率为100%,生活质量提高稳定率为90%,临床证候改善率为96.7%。(《四川中医》2005年第3期)

方解

本方以人参、黄芪、甘草补益元气;二冬、生地黄、石斛养阴生津;枇杷叶清泄苦降;枳壳、泽泻疏导两腑。本方补润为主,而结合清疏,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阴虚气弱之证,如见火珏,加黄连、黄芩;湿甚,加苍术、厚朴;水肿,加猪苓、车前子等。

糖尿病患者服用本方煎剂的量不宜过少,一般日服不低于600~800毫升。若能以药代茶,效果更佳,既可治阴虚之本,又能治烦渴之标。

方歌

地黄饮子《易简方》,养阴生津益气强, 生熟地黄芪草斛,二冬枳泽参斛枇。

摘录宋·《易简方》

猜你喜欢

  • 不二散

    《袖珍》卷一:不二散处方人言1两(为末),飞面4两(与人言用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白扁豆末2两,细茶末2两。制法上同和匀。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钱,已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水荡下。注意忌酒、面、鱼等。摘录《袖珍》卷一《外科方外

  • 不二膏

    《经验秘方》卷下:不二膏处方金石斛16两(去根,洗,切片),乳香4两8钱(去油),真川贝16两(去心,研),没药4两8钱(去油),明天麻6两8钱(洗,切片),甘草6两4钱(洗,切片),巴豆肉5两4钱(去油,研)。制法上用大麻油12斤,浸药数

  • 不二饮

    《青囊秘传》:不二饮处方西丁1钱,靛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结毒咽烂。用法用量凉水调服。摘录《青囊秘传》《古今医鉴》卷五:不二饮处方常山2钱,槟榔(雌1钱,雄1钱,尖锐者为雄,平秃者为雌),知母1钱5分,贝母1钱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

  • 不传妙方

    处方绿柳树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净末4两),枯矾1两,全蝎5只(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风癣虫,坐板疥癞诸疮。用法用量猪板油调搽。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不再散

    处方黄丹1两,百草霜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疟。用法用量新汲水五更服,用水不多。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