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陷胸汤处方

半夏(汤泡.五钱) 黄连(二钱) 栝楼实(三钱)

功能主治

小结胸病,心下痞满而软,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先煮栝楼至一钟半,后入诸药,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伤寒论》:小陷胸汤拼音注音Xiǎo Xiàn Xiōng Tāng处方

黄连6克 半夏12克(洗)栝楼实(大者)30克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治小结胸病。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三味,以水1.2升,先煮栝楼取600毫升,去滓,再入诸药,煮取5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备注

方中黄连清热泻火,半夏化痰开结,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内阻。更以栝楼实荡热涤痰,宽胸散结。三药共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摘录《伤寒论》汉《伤寒论》:小陷胸汤配方组成

黄连一两(6克);半夏洗,半升(12克);瓜蒌实大者一枚(20克)。

用法用量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瓜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

痰热互结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嗽痰黄稠,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小陷胸汤证为痰热互结,结于心下所致。痰热互结心下,气郁不通,故胸脘痞满,按之则痛;痰热互结,肺气不宣,故咳嗽痰黄而稠;痰热引动胆热上犯,则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征。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散结。方中瓜蒌清热化痰,理气宽胸散结,为君药。黄连苦寒,清热泻火以除痞;半夏辛燥,化痰降逆以散结;二药相伍,一苦一辛,辛开苦降,散结消痞,善治痰热内阻,胸脘痞满,共为臣药。药仅三味,配伍精当,为治痰热互结,胸脘痞痛之良剂。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小陷胸汤为治痰热互结的代表方,以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小陷胸汤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胸膜炎、胸膜粘连、急性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等属痰热互结者。

方歌

小陷胸汤夏连蒌,宽胸开结涤痰优,痰热互结胸满痛,小结胸证此方求。

摘录汉《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冰心散

    处方冰片3分,黄柏5分,白矾7分,灯草1钱(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致阴火沸腾,咽喉生疮,声音不出。用法用量吹。摘录《喉科种福》卷五

  • 冰柏丸

    处方硼砂(研)、黄柏(晒干)、薄荷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口疮、舌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津液噙化。疮甚者,加脑子(研)。摘录《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

  • 冰梅上清丸

    处方冰片1钱,白药煎8两,玄明粉1两,西砂仁1两,薄荷1两,生草粉1两,白桔梗1两,诃子肉2两,月石2两,柿霜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重5分,阴干。功能主治心肝蕴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声音不清。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噙化。摘录

  • 冰梅丸

    《摄生众妙方》卷九:冰梅丸处方大南星25个(鲜者,切片),大半夏50个(切片,鲜者最佳),皂角4两(去弦净数),白矾4两,盐4两,桔梗2两,防风4两,朴消4两。制法拣7分熟大梅子100个,先将消、盐水浸1周时,然后将各药碾碎入水拌匀,方将梅

  • 冰梅散

    处方青盐4两,朴消4两,小猪牙皂(去弦)4两,白矾4两,甘草4两,桔梗2两,青梅100个,鲜南星(切)35枚,鲜半夏35枚。制法先用青盐、朴消浸梅3日,去核,将余药研入,晒干。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噙化。摘录《外科集腋》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