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莪术散

莪术散

《寿世保元》卷七:莪术散处方

香附3两,当归(酒洗)1两,莪术(醋煨)1两,玄胡索1两,赤芍药1两,枳壳(麸炒)1两,熟地黄1两,青皮(去瓤)1两,白术(去芦)1两,黄芩1两,三棱(醋煨)8钱,小茴香(炒)8钱,砂仁8钱,干漆(炒尽烟)5钱,红花5钱,川芎8钱,甘草1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逐去瘀血。主妇人38-39岁,经血断早,瘀血未尽,不时攻痛成疾,经水不行,腹中有块痛,头晕眼花,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好米酒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得效》卷十五:莪术散处方

当归(去尾)、川芎、莪术(煨)、甘草、杨芍药、熟地黄(酒蒸、洗)、茴香、白芷。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抑气养血。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盐汤调下。

月经不调,加银器、灯心;安胎,加黄耆、生地黄;补虚调气,加生姜、红枣;遍身虚肿,当归酒调;小便不通,加滑石末;心虚发狂,加朱砂研调;败血冲心,腹痛如刀刺,烧秤锤红,淬酒调,不退,五灵脂酒调;血闭身疼,炒姜酒调;吐酸水,加丁香7粒煎汤;血风上攻,眼目浮肿,加荆芥;小腹痛,加木瓜;浑身浮肿,姜汤或葱汤调;胃恶,加藿香;头面肿,赤豆、荆芥汤调;下血不止,木香汤调;冷嗽,加桑白皮、干柿;头痛,加川芎、细辛;血风热潮,加生姜、红枣;虚汗,加麻黄根;吐不止,加陈青蒿;血风腰痛,加芸苔子捶碎,女人血结不通,手发挛急不知苦,加荠菜1握,顺流水挪汁;手足痹,樟柳根浸酒调;血海虚冷,加大艾;腹胀不消,加芝麻1合,炒姜酒调;月水不匀,当归浸酒调;女人血气成块筑心,加银子、灯心;血崩赤白带,加真龙骨末、好红酒调;血风中心,狂言乱语,浑身壮热,加桃柳枝7寸;血刺成块不散,加庵(艹闾);女人癖气、膈气,炒茴香酒调;妇人不问虚热伤风,血气潮热,憎寒,一切百病,先以参服,随症汤饮投之,服以它药调理,无不应效。冷嗽,加猪血;心燥,猪肝酒调;催生,加顺流水、滑石、禹余粮、榆白皮、坯子乳香、葵子、酸车草汁煎汤或黄柞叶垂下者;胎衣不下再加莪术、地黄、竹青;行血,加庵(艹闾)、生地黄、红花、苏木、陈艾,减杨芍药,加赤芍药梢。

摘录《得效》卷十五

猜你喜欢

  • 半温半热汤

    别名半湿半热汤处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术7分,前胡5分,枳壳(麸炒黄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黄芩3分,茵陈3分,当归3分。制法上切细,作1服。功能主治酒疸,身黄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呕,心烦足热,或有症瘕,心中懊憹,其脉沉弦紧

  • 半瓜丸

    处方半夏 瓜萎仁各150克 贝母 桔梗各60克 枳亮45克 知母30克制法上药为末,生姜汁浸蒸饼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治痰嗽。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姜汤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半硫圆

    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上等分。炮制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倂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