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防己茯苓汤

防己茯苓汤

《金匮要略》卷中:防己茯苓汤处方

防己9克 黄耆9克 桂枝9克 茯苓18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温阳利水。主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肌肉晌动。

用法用量

上五味药,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温热经解》:防己茯苓汤处方

木防己1钱,花苓1钱,泽泻1钱,甘草8分,苍术8分,滑石2钱,酒黄柏8分,猪苓1钱。

功能主治

湿热跗肿。

摘录《温热经解》《普济方》卷二四三:防己茯苓汤处方

汉防己1两,赤茯苓2两,桑白皮3两(锉),桂心1两半,甘草1两半,赤芍药1两,麻黄1两(去节)。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痹挛肿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三汉·《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组成

防己三钱(9克)、黄芪三钱(9克)、桂枝三钱(9克)、茯苓六钱(18克)、甘草二钱(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气通阳,利水消肿。

主治

主治皮水,周身浮肿,四肢肿胀,四肢聂动者,舌苔白,脉浮。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痛风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等病症。

1.痛风关节炎:采用防己茯苓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痛风关节炎26例,与单纯西药治疗26例作对照。以症状消失,血尿酸正常,随访2个月以上无复发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列照组92%。(《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第15期)

2.类风湿关节炎:采用防己茯苓汤治疗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2例,对照组20例予每周服用甲氨蝶呤,两组疼痛明显者均加非甾体消炎药。以连续2个月以上出现下列6项中的至少5项为显效标准:①晨僵时间少于15分钟;②无疲劳感;③无关节痛;④活动时无疼痛或无关节压痛;⑤无关节或腱鞘肿胀;⑥血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 mm/h,男性小于20 mm/h。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56%,治厅组优于对照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第7期)

3.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采用防己茯苓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4例,对照组56例予迈之灵口服。疗程2个月。以下肢肿胀、疼痛完全消退,肢体平面周长同健侧相比周径2差

猜你喜欢

  • 安经汤

    《医学正传》卷七:安经汤处方当归身4. 5克,川芎1.5克,艾叶1.5克,阿胶珠1.5克,甘草1.5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白芍2.4克,姜汁炒黄连2.4克,生地黄3克,黄芩3克,香附3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和血调经。主阴虚血热。用

  • 安老汤

    处方人参30克 黄耆30克(生用)大熟地30克(九蒸)白术15克(土炒)当归15克(酒洗)山茱萸15克(蒸)阿胶3克(蛤粉炒)黑芥穗3克 甘草3克 香附1.5克(酒炒)木耳炭3克功能主治益脾补肝,育阴止漏。老年妇女肝脾两虚,肾水亏耗,月经已

  • 安肺宁嗽丸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肺宁嗽丸处方嫩桑叶30克 儿茶30克 硼砂30克 苏子30克(炒,捣)粉甘草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功能主治肺郁痰火或阴虚肺热所致之咳嗽,兼治肺结核。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丸,开水送下。摘录《医学衷

  • 安肺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安肺散处方麻黄(不去节)2两,甘草(炒)1两,御米壳4两(去顶,炒黄)。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咳嗽无问新久。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乌梅1个,煎至7分,去滓,临卧温服。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普济方》卷一六三:安肺散处方

  • 安肺桔梗汤

    处方杏、蒌、枳、桔、归、耆、二母、桑皮、防己、百合、苡仁、地骨、葶苈、五味、草。功能主治利气疏痰,降火排脓。主肺痈。摘录《类证治裁》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