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牛黄膏

牛黄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膏处方

蛤粉(研飞)二百两,牙硝(枯研)、朱砂(研飞),各十两;人参二十五两,雄黄(研飞)七十五两,龙脑(研)四两,甘草五十两,金箔、银箔,各二百片(为衣);牛黄二两(别研)。

炮制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八钱作二十圆,以金箔、银箔为衣。

功能主治

治惊化涎,凉膈镇心,祛邪热,止痰嗽。

用法用量

一岁儿每服如绿豆大,薄荷温水化下,量岁数临时加减服之,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牛黄膏处方

蛤粉(研飞)6千克 牙消(枯,研)朱砂(研,飞)各300克 人参750克 雄黄(研,飞)2.25千克 龙脑(研)120克 甘草(爁)1.5千克 金箔 银箔各200片(为衣)牛黄60克(别研)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54克作20丸,以金箔、银箔为衣。

功能主治

凉膈镇心,化痰止嗽。治小儿痰热内蕴,神昏惊痫,咳喘痰多。

用法用量

每岁儿服1丸,食后用薄荷温水化下。

备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丸"。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牛黄膏处方

雄黄小枣大(用独茎萝卜根水并醋共350毫升煮尽)甘草末 甜消各9克 朱砂1.5克 龙脑3克 寒水石(研细)15克

制法

上药同研匀,蜜和为剂。

功能主治

清热镇惊,治小儿惊热。

用法用量

每次半皂子大,食后用薄荷汤温化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牛黄膏处方

牛黄7.5克 朱砂 郁金 牡丹皮各9克 脑子 甘草各3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开窍醒神。治妇人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

用法用量

新水化下。

备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丸"。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猜你喜欢

  • 保命集散

    处方当归(炒)、芫花(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恶物不下。恶露纯水,脉紧涩者。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法:红花酒煎三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饮积胞门,恶血亦化为水,而恶露所下纯水,故小腹疼痛,牵连脐腹焉。当归酒炒以养其

  • 保命龙虎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保命龙虎丸处方白胶香(别研) 虎骨(酥炙) 黑牵牛(生) 乳香(别研) 地龙(去土.炒) 古文钱(火烧醋淬七次) 木鳖子(去壳.另研) 当归(洗焙) 川乌(炮.去皮脐) 没药(别研) 附子(炮.去皮脐) 巴戟(去心)

  • 保和丸

    《中国药典》: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

  • 保和丸

    《中国药典》: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

  • 保和去滞丸

    处方陈皮5钱,半夏曲5钱,白茯苓5钱,枳实(麸炒)5钱,厚朴(姜汁炒)5钱,槟榔5钱,莱菔子(炒)2钱5分,木香2钱5分。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痢疾有积,胃弱不可重下者。用法用量陈米汤送下。摘录《幼科发挥》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