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乌药散

乌药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乌药散处方

乌药30克 木香30克 桂心30克 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蓬莪术30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妇人血气上攻,心腹疼痛不可忍,神情闷乱。

用法用量

每服以生姜15克,拍碎,黑豆15克,同炒豆令熟,入童便250毫升,煎三五沸,滤去滓,调下散药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小儿药证直诀》卷下:乌药散处方

天台乌药 香附子(破,用白者)高良姜 赤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

治乳母冷热不和,心腹时痛,或水泻,或乳不好。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温服。如心腹痛,人酒煎,水泻,米饮调下,不拘时。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朱氏集验方》卷十:乌药散处方

乌药 附子 天雄 沉香(大块)各30克 甘草(少许)

功能主治

治老人、虚人中风不语。

用法用量

上入钵磨,每服3克。病势稍重,用水250毫升,姜10片,煎125毫升,空腹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朱氏集验方》卷十:乌药散处方

天台乌药 杜当归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治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

豆淋酒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猜你喜欢

  • 挨积圆

    处方京三棱(炮)、丁香皮(不见火),各三两;丁香(不见火)、青皮(去白),各一两;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各二钱半。炮制上件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糊为圆,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宿滞不化,腹胀肠鸣,呕逆恶心,便利不调,

  • 暗治饮

    《洞天奥旨》卷十二:暗治饮处方黄柏3钱,茯苓5钱,蒲公英3钱,柴胡1钱,白芍5钱,生甘草5钱,龙胆草1钱,豨莶草2钱。功能主治袖手疳。生龟头之颈上,皮包于内而外不显。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外科医镜》:暗治饮处方当归5钱,白

  • 暗香汤

    《医统》卷九十八:暗香汤处方梅花。制法梅花将开时,清旦摘取半开花蕊连蒂置瓶内,每1两用炒盐1两洒之,不可以手触坏,用厚纸数重封固置阴处。次年取时,先置蜜于盏内,然后取花头二三个内于中,滚汤一泡,自开如新。功能主治调脾胃。主摘录《医统》卷九十

  • 熬漆丸

    处方好漆半升,醇酒半升,白蜜半升。制法上三味于铜器中和匀,微火熬令可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蛲虫在胃,令人渐羸。用法用量每服1丸,宿勿食,空腹温酒送下,虫未下再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 艾叶丸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丸别名伏龙肝丸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木香1两,地榆1两(锉),伏龙肝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黄芩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赤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