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陟厘丸

陟厘丸

《千金》卷十五:陟厘丸处方

水中陟厘5两,汉中木防己6两,紫石英3两,厚朴1两,陇西当归4两,黄连2两,三岁醇苦酒5升,上好豉3升。

制法

上以苦酒2升渍防己令极润,出之,留苦酒;以利刀切防己,厚令1分,须厚薄均匀;将板瓦置炭火上,瓦上铺厚纸,防己放上炙,依次翻动,使其色槁燥;再渍入余苦酒中,又出之,放瓦上熬之,如此以熬尽苦酒为度,勿令火猛,徐徐熬令极燥,与前药各为末;以余2升苦酒渍豉1宿,明旦以瓦盆盛之,以1盆覆盖,上置土5升,蒸之,使土气通流,豉熟出之,于盆中研豉,以新布绞取浓汁,和诸药为丸,如水中鸡头子大,分置于囊中,悬令阴干,便以蜡密封,勿令见风尘。

功能主治

百病,下痢及伤寒身热,头痛目赤,四肢烦疼不解;或医已吐下之,腹中虚烦,欲得冷饮,饮不能消,腹中急痛,温食则吐,乍热乍冷,状如温疟;或小便不利,气满呕逆,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丸,平旦、昼、暮各1服,平旦以井华水送下,余时以水送下;初服药时,饮食宜少,药后食饮消,腹中调和者,可服1次;病愈者,则2-3日1服;病重未效者,可日服4-5次。

有风病,加防风1两;人虚羸,加石斛1两;宿有下痢,肠胃虚弱者,加太乙余粮2两半(取石中黄软香者);妇人产后疾,加硫黄2两;小便黄赤不利,加蒲黄1两。

注意

忌热食、生鱼、猪肉、蒜、生菜、酒、辛物、诸肥腻难消食物。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陟厘生水中,蒙茸如发,而性甘温,能利水散邪,犹浮萍之利水发汗也;紫石英治心腹咳逆邪气;汉防己治风寒温疟,除邪利大小便;厚朴治中风伤寒头痛恶寒;当归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黄连治肠癖腹痛下利,皆《本经》主治。尤妙在苦酒酸收防己、香豉之性,以尽缓收之力。此方不特时师所昧,并不识陟厘为何物也。

摘录《千金》卷十五《圣惠》卷五十九:陟厘丸处方

陟厘3两,吴矾3两,绿矾2两,白矾1两半,黄丹1两半,石灰3两,赤石脂1两半,白石脂1两半,定粉1两半。

制法

上为末,入瓶子内烧,1复时取出,研令细,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大子。

功能主治

肠滑,下肠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粥饮送下,晚食前再服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圣惠》卷七十五:陟厘丸别名

定神丸

处方

陟厘3分,熟干地黄1两,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3分(锉,微炒),白龙骨3分,赤石脂3分,禹余粮3分(烧,醋淬7遍),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芍药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微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保胎,安定神思。主妊娠胎动,腹痛下血。妊娠惊胎。

用法用量

定神丸(《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猜你喜欢

  • 安胎利水汤

    《镐京年指医方》:安胎利水汤处方人参4.5克,生白术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冲)1.8克,茯苓皮9克,紫苏梗6克,天仙藤9克,冬葵子9克。功能主治行气利水,健脾安胎。主气滞水停。(妊娠水肿)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镐

  • 安胎加味八物汤

    处方人参、条芩、阿胶、桑寄生、茯苓、芍药、续断、白术、当归、熟艾。功能主治补益固养气血。主气血虚损,不足荣卫,怀孕自坠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宋氏女科》

  • 安胎和伤汤

    处方生地9g,白芍9g,白术9g,当归9g,枳壳6g,朱砂6g,茯神9g,续断9g,木香3g,甘草3g。功能主治镇静安胎,和伤止痛。主孕妇受伤。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用茯神、朱砂镇静安神;当归、生地、白芍补血和血;白术、甘草补脾益气,

  • 安胎和气散

    《女科百问》卷下:安胎和气散别名安胎和气饮、安胎利气饮、安和饮处方诃子(煨)1两,白术1两,陈皮半两,高姜(炒)半两,木香(煨)半两,白芍药半两,陈米(炒)半两,甘草(炙)半两。功能主治胎冷,腹胀虚痛,两胁虚鸣,脐下冷疼欲泄,小便频数,大便

  • 安胎和气饮

    《一盘珠》卷六:安胎和气饮处方黄芩、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甘草、砂仁、陈皮、苏叶、煨姜各等分。功能主治和胎气。主用法用量同煎。怀胎5-6个月可服数剂。摘录《一盘珠》卷六《女科切要》卷三:安胎和气饮处方白芍、木香、益智仁、砂仁、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