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姜黄丸

姜黄丸

《圣惠》卷七十一:姜黄丸处方

姜黄3分,牡丹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心3分,芫花1分(醋拌炒干),当归半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琥珀半两,延胡索半两,鬼箭羽半两,木香半两,硇砂半两,凌霄花半两,京三棱3分(微炮,锉),水蛭1分(炙炒令微黄),虻虫1分(炒令微黄,去翅足),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

功能主治

妇人虚冷,血气积聚,心腹妨闷,月候久不通,少思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圣惠》卷七十九:姜黄丸处方

姜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牡丹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桂1两(去粗皮),芎1两,续断1两,木香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1两,羚羊角屑1分,赤芍药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虚羸不足,胸中气短,腹内紧急,腰背疼痛,月水不调,烦渴,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鸡峰》卷十二:姜黄丸处方

缩砂1两,草豆蔻1两,荜澄茄1两,橘皮1两,青皮1两,姜黄1两。

制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消食和胃。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鸡峰》卷十六:姜黄丸处方

干姜黄4两,干姜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妊娠漏胞。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酒调下,1日2次。

摘录《鸡峰》卷十六《古今医鉴》卷九:姜黄丸别名

二味消毒丸

处方

僵蚕1两,大黄2两。

制法

上为末,姜汁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头面肿大疼痛并喉庳。

用法用量

二味消毒丸(《杏苑》卷三)。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猜你喜欢

  • 宝精丸

    处方白亮鱼胶8两(切作短块,用牡蛎8两炭火煅过,研末同炒。须炒得不可焦黑,黄色为度,去末用胶),熟地黄4两,山药3两,人参2两(虚甚加1两),沙苑蒺藜8两(酒洗,去衣,竹刀切开,去白膜),白茯苓4两(去皮,切片,入乳拌晒3次),牛膝3两(去

  • 宝花散

    别名石二、十号节象方处方郁金1钱,细辛3两,降香3钱,荆芥4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痧胀。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用法用量石二(《痧症全书》卷下)、十号节象

  • 宝金膏

    处方当归4两,党参1两,香附1两,川芎1两,延胡1两,苏木1两,白术1两,蒲黄1两,桃仁1两,醋大黄1两,红花1两,熟地1两,茯苓1两,乌药1两,川乌1两,牛膝5钱,地榆炭5钱,山萸肉5钱,金毛狗脊5钱,苍术5钱,首乌5钱,酒炒白芍5钱,炒

  • 崩漏丸

    处方羌活2两,藁本2两,防风2两,肉桂(夏勿用,秋冬用)3两,白术(土炒)3两,当归3两,黄耆(炙)3两,柴胡3两,人参1两,熟地1两,川芎1两,细辛6钱,白芍(炒)5钱,红花5钱,独活2两半,附子(炮,去皮脐)2两半,甘草(炙)2两半,桃

  • 崩漏止血散

    处方杏仁皮炭3钱,赤石脂炭2钱半,鸡冠花炭8钱,牡蛎粉3钱,贯众炭4钱,香附炭8钱,当归炭6钱,木耳炭4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崩漏。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送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