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玳瑁郁金汤

玳瑁郁金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玳瑁郁金汤处方

生玳瑁3克(研碎)生山栀9克 细木通3克 淡竹沥20毫升(冲)广郁金6克(生打)青连翘6克(带心)粉丹皮6克 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紫金片1克(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

清宣包络痰火。主邪热内陷心包,郁蒸津液为痰,迷漫心窍,神识昏蒙,妄言妄见,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

先用野菇根60克,鲜卷心竹叶40支,灯心2小帚,用水1.2升,煎成800毫升,取清汤,分二次煎药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通俗伤寒论》:玳瑁郁金汤处方

生玳瑁1钱(研碎),生山栀3钱,细木通1钱,淡竹沥2瓢(冲),广郁金2钱(生打),青连翘2钱(带心),粉丹皮2钱,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计2小匙(冲),紫金片3分(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

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主热陷包络,蒸液为痰,迷漫心孔,其人妄言妄见,疑鬼疑神,神志昏蒙,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

先用野菰根2两,鲜卷心竹叶40支,灯芯2小帚(5-6分),用水6碗,煎成4碗,取清汤分作2次煎药。

各家论述

何秀山:本方以介类通灵之玳瑁,幽香通窍之郁金为君,一则泄热解毒之功,同于犀角,一则达郁凉心之力,灵于黄连。臣以带心连翘之辛凉,直达包络以通窍;丹皮之辛串善清络热以散火;引以山栀、木通,使上焦之郁火,屈曲下行,以下焦小便而泄。佐以姜、沥、石菖蒲汁,辛润流利,善涤络痰。使以紫金片芳香开窍,助全方诸药透灵;妙在野菰根功同芦笋,而凉利之功,捷于芦根;配入竹叶、灯心轻清透络,使内陷包络之邪热及迷漫心孔之痰火,一举而肃清之。此为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之良方。

摘录《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八宝治红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宝治红丹处方荷叶5千克 石斛1.5千克 大小蓟1千克 香墨1千克 甘草1千克 白芍1千克 丹皮2千克,藕节2千克 侧柏炭2千克.黄芩2千克 百合2千克 栀子(炒焦)2千克 橘皮2千克 棕榈炭500克 贝母750克

  • 八宝消毒散

    处方蟾酥8分,蝎尾4钱,雄黄4钱,僵蚕4钱,炙乳没4钱,银朱4钱,黄连2钱,冰片4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痈疽初起,肿痛微红,面赤者。用法用量掺膏药上贴。摘录《青囊秘传》

  • 八宝玉枢丹

    处方山茨菰(俗名金灯笼。花似灯笼,色白,上有黑点,结子三棱;二月开花,三月结子,四月初苗枯即挖,迟则苗烂难寿。极类有毒老鸦蒜,但蒜无毛,茨菰有毛包裹结瓣。去皮洗极净,焙)2两,川文蛤(一名五倍子。打破,洗刮净,焙干)2两,红芽大戟(杭州紫大

  • 八宝珍珠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八宝珍珠散处方儿茶 川连末 川贝母(去心,研)青黛各4.5克 红褐(烧灰存性)官粉 黄柏末 鱼脑石(微煅)琥珀末各3克 人中白(煅)6克 硼砂2.4克 冰片1.8克 京牛黄 珍珠(豆腐内煮半小时取出,研末)各1.5克

  • 八宝瑞生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八宝瑞生丹处方当归78克 茯苓 草果各67.5克 元胡108克 干姜45克 草豆蔻75克 良姜67.5克 郁金 肉桂各45克 山楂108克 香附90克 神曲75克 紫蔻 炙甘草各30克制法共碾细面,炼蜜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