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导赤丸

导赤丸

《中国药典》:导赤丸处方

连翘120g 黄连60g 栀子(姜炒)120g 关木通60g 玄参120g 天花粉120g 赤芍60g 大黄60g 黄芩120g 滑石120g

性状

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甘、苦。

炮制

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用于火热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

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导赤丸处方

赤芍药4两,茯苓(去皮)4两,滑石4两,生干地黄(焙)半斤,木通(去节)半斤,大黄(炒)15两,山栀子仁(炒)1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排脓,内消肿毒,疏导心经邪热。主心肾凝滞,膀胱有热,小便不通,风热相搏,淋沥不宣;或服补药过多,水道蹇涩,出少起数,脐腹急痛,攻注阴间;或心肺壅热,面赤心忪,口干烦渴;及痈肿发背,血脉瘀闭;内蕴风热,五般淋疾。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后用温热水吞下。

摘录《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猜你喜欢

  • 八珍散

    《瑞竹堂经验方》卷四:八珍散别名八珍汤(《正体类要》卷下)。处方当归(去芦)川芎 熟地黄 白芍药 人参 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30克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养气血,调营卫,补虚损。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

  • 八珍汤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汤处方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气血,理脾胃。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汤处方西洋参1钱5分

  • 八珍汤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汤处方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气血,理脾胃。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汤处方西洋参1钱5分

  • 八珍汤/八珍散

    来源方论吴昆《医方考》卷3:“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

  • 八珍益母丸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处方益母草200g 党参50g 白术(炒)50g 茯苓50g 甘草25g 当归100g 白芍(酒炒)50g 川芎50g 熟地黄10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