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人参蛤蚧散

人参蛤蚧散

出处

人参蛤蚧散,出自宋·《博济方》。本方于《博济方》中名“蛤蚧散”,主治“肺瘘咳嗽”,元,许国祯《御药院方》收录并更名为人参蛤蚧散。

组成

蛤蚧一对、人参、茯苓、知母、贝母、桑白皮各二两(各60克),甘草五两(150克),杏仁六两(180克)。

用法

制为散剂,早、晚各1次,每服6克,温水送下。如用汤剂,方中蛤蚧、人参研末另吞,余药用常规剂量。

功效

补肺益肾,止咳定喘。

主治

主治肺肾气虚,痰热内蕴咳喘证。症见咳嗽气喘,呼多吸少,声音低怯,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消瘦,或遍身浮肿,苔黄腻,脉浮虚。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系病症。

1.哮喘:以人参蛤蚧散化裁治疗虚喘患者40例,以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其中症状明显改善29例,症状有所改善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4年第1期)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方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0例,与安慰剂(山楂、麦芽、神曲)治疗100例对照,疗程2个月。以肺功能改善情况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疗组患者FEV1、MMEF、PEF、FEV1%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第3期)

方解

本方人参培补元气;蛤蚧补益肺肾,纳气定喘;茯苓与人参配伍,健脾益肺渗湿;杏仁、桑白皮肃肺化痰;知母、贝母清肺润肺,化痰止咳;甘草益气化痰,调和诸药。全方虚实并治,标本兼顾,适用于肺肾亏虚,兼有痰热之喘证,以咳嗽气促、胸中烦热、脉浮而虚为辨证要点。实喘诸证,均不宜用本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肺肿瘤等证属肺肾气虚,痰热内蕴的病症:买验研究报道,人参蛤蚧散能提高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识别受体的产生、减少炎性反应及修复气道功能等作用。

方歌

人参蛤蚧作散服,杏苓桑皮草二母,肺肾气虚蕴痰热,咳喘痰血一并除。

摘录宋·《博济方》

猜你喜欢

  • 八味地黄汤

    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则头岑岑而欲卧。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后,去川芎,加白芍、

  • 八味带下方

    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

  • 八味平胃散

    《治疹全书》卷下:八味平胃散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神曲(炒)、川芎、麦芽、香附(酒炒)。功能主治疹后脾胃两伤,吐泻交作。用法用量煨姜为引。摘录《治疹全书》卷下《易简方》:八味平胃散处方厚朴3两半,苍术5两半,橘红3两半,甘草1两,缩砂

  • 八味散

    处方蜀椒(去目)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青盐(研)1两,石硫黄(研)1两,腻粉(研)1两,白僵蚕(炒)1两,柏皮1两,麝香少许(研)。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遍身疮疥,皮破肉痛,或瘙痒脓水。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涂之;湿则干敷。摘录《圣济

  • 八味桂心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半,桔梗(锉,炒)3分,吴茱萸(汤浸,焙炒)3分,人参3分,白术3分,高良姜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当归(切,焙)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冷气心痛不能食。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