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理苓汤

理苓汤

《张氏医通》卷十六:理苓汤处方

干姜(炮)1.5~3克 人参3~9克 白术(炒焦)3~6克 甘草(炙)1.5~3克 茯苓 猪苓各6克 泽泻9克 桂3克

功能主治

温中补虚,化气利水。治胃虚食滞,喘胀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医略六书》卷二十五:理苓汤处方

白术3钱(炒),炮姜1钱半,茯苓3钱,泽泻1钱半,猪苓1钱半,肉桂1钱半(去皮),甘草6分。

功能主治

寒湿伤脾,痛泻,脉弦细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寒湿伤脾,气化不能通调,故腹痛溺涩泄泻不止焉。白术健脾燥湿,炮姜温中散寒,茯苓渗脾湿,炙甘草益中气,猪苓利三焦之湿,肉桂壮下焦之火,泽泻通利膀胱以快小便也。水煎,温服,使火温土健则寒湿自化,小便无不利,腹痛泄泻无不瘳矣。此利水温土之剂,为寒湿伤脾痛泻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张氏医通》卷十六:理苓汤处方

理中汤合五苓散。

功能主治

胃虚食滞,喘胀浮肿,小便不利。产后霍乱,脉紧细者。

各家论述

产后脾胃两虚,寒邪搏湿,故挥霍撩乱,呕吐泄泻,谓之霍乱。与常人霍乱不同。人参补胃气之虚,白术助脾气之运,炮姜温中逐冷,猪苓利水泻湿,泽泻利肾膀之湿,茯苓渗脾肺之湿,炙草缓中和胃,肉桂补火散寒也。水煎,温服,使脾健胃强,则寒湿自散而经腑清和,安有挥霍撩乱,呕吐泄泻之患乎。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猜你喜欢

  • 八仙滋补丹

    处方头生男子乳1碗,藕汁1碗,大萝卜汁1碗,梨汁一碗(吃荤人加韭菜汁1碗)。制法共熬成青,白蜜1斤炼过,小黑豆3升炒存性,为末,同膏和均为丸。功能主治虚劳。用法用量每丸1钱5分,用朱砂为衣。滚水送下,1日3服。摘录《良朋汇集》卷二

  • 八仙玉液

    《顾松园医镜》卷十二:八仙玉液处方藕汁400毫升 梨汁 蔗浆 芦根汁 茅粮(水煎取浓汁)人乳 童便各200毫升 生鸡子白3枚功能主治阴虚咳嗽痰血。用法用量上药将诸汁、蔗浆、人乳炖滚,再与鸡子、童便和匀,频频服之。备注原书并尝用米仁、山药、莲

  • 八仙糕

    《万技回春》卷三:八仙糕处方枳实(去瓤,麸炒)120克 白术(陈壁士炒)12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 陈皮(炒)60党 干山药120克 莲肉(去心、皮)60克 山楂肉(去核)60克 拣参30克(气盛者,用砂仁30克代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

  • 八仙红玉膏

    别名八仙膏处方龙骨1钱,赤石脂1钱,儿茶1钱,血竭1钱,没药1钱,乳香1钱,轻粉5分或1钱,冰片2分。功能主治诸疮。用法用量八仙膏(《种福堂方》卷三)。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八仙聚会丹

    处方①熏洗方:五味5钱,朴消5钱,枳壳5钱,白芷5钱,陈皮5钱,细辛5钱,黄柏5钱,水杨柳根5钱,黄连5钱。②败毒散: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甘草1钱,木鳖子1钱,山栀1钱,连翘1钱,熟地1钱,防风1钱,金银花1钱,荆芥1钱,陈皮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