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枇杷叶膏

枇杷叶膏

《中国药典》:枇杷叶膏来源

为枇杷叶经加工制成的煎膏。

性状

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涩。

炮制

取枇杷叶,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炼蜜200g或蔗糖200g,加热溶化,混匀,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

功能主治

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肺热燥咳,痰少咽干。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15g,一日2次。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枇杷叶膏别名

枇杷膏

处方

鲜枇杷叶(去毛)5斤,川贝5两,莲子(去心)10两,麦冬10两,红枣10两,天冬5两,生地10两,玄参(去节)10两。

制法

熬汁去滓,将汁炼至滴毛头纸上,背面不阴为标准,收清膏,每清膏1斤兑蜜2斤,收膏装瓶。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止嗽。主虚热咳嗽,气逆喘促,咽肿声哑,口燥舌干,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

每服1两,开水冲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中国医学大辞典》:枇杷叶膏别名

枇杷膏

处方

鲜枇杷叶不拘多少(刷去毛)。

功能主治

止咳,润肺。清热。主肺热久嗽、顿嗽。干呕气逆,咽痛声哑,及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

枇杷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中药成方配本》:枇杷叶膏别名

枇杷膏

处方

枇杷叶100斤。

制法

将枇杷叶洗净入锅,加水十倍,煮8小时,去叶取汁,滤清去脚,以丝棉筛滤入锅内,加白蜜40斤,炼熟滤过,收膏,约成膏38斤。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主新久咳嗽,痰粘气逆。

用法用量

枇杷膏(《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猜你喜欢

  • 艾叶敷方

    处方艾叶(挼令碎)。功能主治中恶,遁尸,心腹及身体痛甚不知痛处,手摸按之,即知痛处,短气不语。用法用量着痛上,令厚2寸,以熨斗纳着灰火熨艾上,令热透,如冷即再熨之。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

  • 艾叶汤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艾叶汤处方艾叶3两,阿胶3两,芎藭2两,当归3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消,分3服,日3次。摘录方出《

  • 艾叶洗剂

    处方艾叶62g,雄黄6g,防风62g,花椒6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皮炎。用法用量煎水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艾叶煎丸

    《圣惠》卷二十八:艾叶煎丸处方艾叶4两(微炒),白头翁1两。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先熬药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劳,脐腹疼痛,或时泄痢;兼治妇人劳后带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摘录《圣惠》卷二十

  • 艾叶生姜煨鸡蛋

    处方艾叶15克 生姜25克 鸡蛋2个制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待鸡蛋熟,剥去壳,复入原汤中煨片刻。功能主治温经,止血,安胎,散寒。适用于崩漏及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吃蛋饮汤,每日2次。摘录《民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