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和胃汤

和胃汤

《临证医案医方》:和胃汤处方

谷芽15g,麦芽15g,神曲9g,焦鸡内金9g,焦山楂9g,陈皮9g,枳壳6g,苏梗6g,桔梗6g,莱菔子9g,佩兰9g,藿香6g,甘油6g。

功能主治

和胃理气,增进饮食。主慢性胃炎(饮食积滞型)。食欲不振,纳食不佳,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脉沉弦。

各家论述

方中谷芽消米积,麦芽消面积,山楂消肉积,神曲发酵助消化,焦鸡内金化食磨积,陈皮、枳壳、桔梗、苏梗调理中焦气机,莱菔子消食降气,佩兰、藿香芳香开胃,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和胃理气,增进饮食之功。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济阳纲目》卷四十一引朱丹溪方:和胃汤处方

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皮1钱,芍药5分,干葛3分,归身5分,红花、豆大、甘草(炙)2钱。

功能主治

补胃气,滋养阴血。主积聚痞块。

临床应用

积聚:方提领年五十六,冬因饮酒后受怒气,于左胁下与脐平作痛,自此以后渐成小块,或起或不起,起则痛,痛止则伏,面黄口干,无力食少,吃此物便嗳此味,转恶风寒,脉之友大于右,弦涩而长,大率左甚,重取则全弦。此得热散太多,以致胃气大伤,阴血下衰,且与和胃汤,并下保和丸,助其化粕。伺胃实阴稍充,却用消块。

用法用量

上作1帖。送下保和丸25丸,龙荟丸15丸。

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一引朱丹溪方《会约》卷七:和胃汤处方

陈皮1钱,半夏1钱半,茯苓2钱,甘草1钱,苍术2钱,乌药8分,香附8分,厚朴(姜炒)1钱,苏梗7分。

功能主治

霍乱初起,胀痛呕吐,邪壅于上者。

用法用量

水煎,热服。以指探喉取吐,再服再吐。

摘录《会约》卷七《妇科玉尺》卷四:和胃汤处方

丁香、半夏、枳实、白蔻仁、麦芽、川芎、当归、白芍、地黄、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

产后干呕。

用法用量

《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用法:清水煎服。

摘录《妇科玉尺》卷四《金鉴》卷五十二:和胃汤处方

陈皮、半夏(姜制)、缩砂仁(研)、苍术(炒)、厚朴(姜炒)、藿香叶、香附(炒)、甘草(炙)、山楂、神曲(炒)。

功能主治

和胃化滞。主小儿饮食无节,过食油腻、面食等物,壅塞中脘,以致伤食吐,肚腹胀热,恶食口臭,频吐酸粘,眼胞虚浮,身体潮热。

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水煎服。先用三棱丸止其吐,后服此方。

摘录《金鉴》卷五十二《嵩崖尊生》卷十四:和胃汤处方

白术1钱,陈皮1钱,半夏(油炒黄)1钱,茯苓1钱,藿香1钱,当归8分,白芍8分,砂仁4分,竹茹4分,甘草4分,紫苏8分。

功能主治

妊娠恶呕。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弱人,加人参6分。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古今医彻》卷二:和胃汤处方

人参1钱半,黄连6分(土炒),当归1钱,黄芩7分(土炒),白芍药1钱(酒炒),茯神1钱,石菖蒲5分,神曲7分,半夏7分,枳实(麸炒)4分,红花3分,苏子1钱5分。

功能主治

噎膈。

用法用量

用陈壁土研细,搅入长流水,澄清后煎药,入姜计、白蜜少许,童便1-2匙,和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二《普济方》卷二○八:和胃汤处方

升麻半钱,柴胡半钱,当归身2钱,草豆蔻半钱,半夏3分,干姜7分,甘草7分,红消7分,黄耆半钱。

功能主治

泄痢。

用法用量

上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稍热服,两饭间饮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医方简义》卷三:和胃汤处方

神曲2钱,山楂2钱,麦芽2钱,茯苓2钱,厚朴(姜制)1钱5分,姜半夏1钱半,制香附1钱半,丁香5分,菔子(炒)5分。

功能主治

食厥症,气化迟难。

用法用量

加竹茹1丸(姜汁炒),水煎,加檀香3分冲入而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三《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和胃汤处方

人参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茅根1两,甘草(炙)半两,竹茹3分,半夏(汤洗7遍,焙)1两,木通(锉)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食饮不下,呕逆清水,面目虚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劈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痘疹传心录》卷十七:和胃汤处方

二陈汤加丁香、藿香、炮姜、麦芽。

功能主治

初生小儿呕吐。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猜你喜欢

  • 安痛散

    处方五灵脂(去砂石)、延胡索(炒,去皮)、苍术(煨)、良姜(炒)、当归(去芦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心胃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

  • 安眠散

    《御药院方》卷五:安眠散处方款冬花 乌梅肉 佛耳草 麦门冬(去心)各7.5克 陈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御米壳22.5克(酥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黄蜡如枣核大,伺煎

  • 安眠汤

    处方夜交藤15g,合欢花9g,炒枣仁12g,龙齿9g,茯神9g,麦冬9g,石斛12g,珍珠母30g(先煎),白芍9g,夏枯草9g,朱砂1g(冲),琥珀1.5g(冲)。功能主治镇静,安神。主失眠,梦多,头昏,头胀,舌质红,脉细数。摘录《临证医

  • 安睡丹

    处方白芍5钱,生地5钱,当归5钱,甘草1钱,熟地1两,山茱萸2钱,枸杞2钱,甘菊花3钱。功能主治补肝血,益肾水。主肝气太燥,忧愁之后,终日困倦,至夜而双目不闭,欲求一闭目而不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安睡散

    处方辰砂(研,水飞)1钱,乳香1钱,血竭1钱(并细研),麝香半钱(研),人参5钱,酸枣仁(炒)5钱,南星(炒)5钱,白附5钱,蜈蚣1条(酥炙,黄酒浸1宿),全蝎21枚。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潮搐,不得安睡。用法用量1岁1字,薄荷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