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丸

《兰室秘藏》卷下:朱砂安神丸别名

黄连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

处方

朱砂12克 黄连15克 生甘草7.5克

制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治心烦懊侬,惊悸失眠,心下痞闷,食入反出。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后津唾咽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内外伤辨惑论》:朱砂安神丸组成

朱砂五钱(15克)另研,水飞为衣;黄连去须,净,酒洗,六钱(18克);炙甘草五钱半(16.5克);生地黄一钱半(4.5克);当归二钱半(7.5克)。

用法

上四味共为细末,另研朱砂,水飞如尘,阴干,为衣,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6克),津唾咽之,食后。现代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朱砂另研,水飞为衣。每次服6~9克,临睡前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朱砂研细末水飞,以药汤送服。

功效

镇心安神,清热养阴。

主治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心神烦乱,惊悸不安,失眠多梦,胸中烦热,舌红,脉细数。

方解

本方证为心火亢盛,灼伤阴血所致。心为君火之脏,若五志过极,心火旺盛,心神被扰,则心神烦乱,惊悸不安,失眠多梦;心火内炽,灼伤胸膈,则胸中烦热;热灼阴伤,阴虚生热,故舌红,脉细数。治宜镇心安神,清热养阴。方中朱砂甘寒质重,入心经为君,既镇心安神,又清心火,治标之中兼以治本。黄连为臣,善清心泻火除烦,助君药增强泻心安神之功,二药配伍,一镇一清,使心镇、火清、神安。当归补血养心,使阴血足而神自安;生地黄入肾滋阴凉血,使肾水上升,以制上炎心火,二药合之以补被灼伤之阴血,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防朱砂、黄连质重苦寒之品碍胃。诸药合用,则心火得清,阴血得养,心神自安,故以“安神”名之。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朱砂安神丸为重镇安神的代表方,以惊悸不安,失眠多梦,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朱砂安神丸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之心悸失眠;或精神抑郁症之神志恍惚属心火上炎,心血不足者。

3.使用注意:朱砂安神丸中朱砂含汞有毒,尤忌火煅,不宜多服、久服,以防汞中毒。

方歌

朱砂安神有黄连,当归生地甘草全,惊悸失眠心烦乱,镇心安神服之安。

摘录《内外伤辨惑论》

猜你喜欢

  • 艾茸丸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处方白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天雄(炮,去皮脐,锉,再炒)半两,没药(别研)半两,荜茇半两,木香(不见火

  • 艾茸敷法

    别名艾叶回阳散处方硫黄5钱,雄黄5钱,艾茸1斤。功能主治阴疮黑陷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艾叶回阳散(《古方汇精》卷二)。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 艾蒿酒

    处方生艾蒿数升。功能主治食诸肉骨哽。用法用量水、酒共1斗,煮取3-4升,稍稍饮之。摘录方出《外台》卷八引《肘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艾蒿酝酒

    别名艾叶酒处方白艾蒿10束(每束如升许大,净择水洗,锉细)。制法煮取浓汁,拌曲末,一如常酝法,酒熟去糟取清酒。功能主治大风癞病,身体面目俱有疮痍,恶汁自出。用法用量艾叶酒(《圣济总录》卷十八)。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 艾醋汤

    处方好醋、艾。制法好醋炆艾。功能主治验胎。主过月或月数未足,难明是否有孕者。用法用量服半盏后,腹中翻,大痛,是有孕;不为痛,定无。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