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根
《滇南本草》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茎。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
功能主治通淋,消胀,除劳热,止血。治淋病,胸膈气胀,虚劳蒸热,吐血,创伤出血。
①《滇南本草》:"消胸膈横气作胀,退蒸热。"
②《分类草药性》:"治五痨七伤,五淋,止吐血,刀砍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手颤作摇:石韦根茎煎汤,当茶水频服。(《滇南本草》)
②治刀伤出血:石韦根阴干研末,撒伤口。(《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滇南本草》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茎。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
功能主治通淋,消胀,除劳热,止血。治淋病,胸膈气胀,虚劳蒸热,吐血,创伤出血。
①《滇南本草》:"消胸膈横气作胀,退蒸热。"
②《分类草药性》:"治五痨七伤,五淋,止吐血,刀砍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手颤作摇:石韦根茎煎汤,当茶水频服。(《滇南本草》)
②治刀伤出血:石韦根阴干研末,撒伤口。(《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注音Bā Bā Huā别名土黄花、巴巴叶、土黄芪、磨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圆锥苘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peniculatum Hand.Maz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
《中国药典》:巴戟天拼音注音Bā Jǐ Tiān别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全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掌草别名千灵丹来源兰科兜兰属植物同色兜兰Paphiopedilum concolor Tang et Wa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止痛。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
《中药大辞典》:巴旦杏仁拼音注音Bā Dàn Xìnɡ Rén别名八担仁(《饮膳正要》),巴达杏仁(《本草通玄》),叭哒杏仁(《要药分剂》)。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巴旦杏的干燥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晒干。生境分
拼音注音Bā Máo Guǒ别名牛草果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草地。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安徽、江苏等地。原形态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