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蝶花

白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蝶花拼音注音Bái Dié Huā别名

和气草、兔耳草、龙头兰

来源

兰科白蝶花Pecteilis susannae (L.)Rafin.,以入药。

生境分布

江西、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

性味

甘,微温。

功能主治

补肾壮阳,健脾。主治肾虚腰痛,慢性肾炎,睾丸炎,脾胃虚弱。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白蝶花拼音注音Bái Dié Huā别名

兔耳草、和气草、土玉竹、鸡卵参、公鸡花、对对参、白花参、双合伞、双肾草

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载:“白蝶花生云南山中。长叶抱茎,开大白花,三瓣品列(萼片),内复擎出白瓣(唇瓣),形如蜂蝶,双翅首尾,宛然具足,大瓣下又出一尾(距),长三寸许,质既皓洁,形复诡异,秋风披拂,栩栩欲活。”并有白蝶花全株图,图文一致,所述及所示特征均与本种相符。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龙头兰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cteilis susannae(L.)Rafin.[Orchis susannae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40-2500m的山坡或沟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龙头兰,一年生草本,高45-120cm,常具2个近长圆形的肉质块茎。茎直立。叶数枚,互生;下部叶卵形至长圆形,长6-10cm,宽1.3-3cm,两面稍被粗毛,基部鞘状抱茎;上部叶卵状披针形,逐渐过渡为苞片。总状花序顶生,有花2-5朵;花大,白色,芳香;萼片宽卵形,广展,长约2.5cm;花瓣披针形,比萼片短而窄;唇瓣长2.5-3cm,3深裂,两侧裂片宽,外缘具几达中部的蓖状丝裂,中裂片长圆状线形,长约2cm,基部的距长6-10cm,为子房长的2-3倍。花期夏季。

性味

味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

补肾壮阳;疏肝散寒。主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寒疝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千层油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或枝蒸取的挥发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 L.原形态乔木,高达18m。树皮灰白色,厚而松软,呈薄层状剥落。嫩枝灰白色。

  • 白千层皮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Pí别名千层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乔木,高达18m。树皮灰白色,厚而

  • 白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升麻拼音注音Bái Shēnɡ Má来源蔷薇科白升麻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stellaris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表。主治感冒,头痛发烧

  • 白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及拼音注音Bái Jí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英文名RHIZOMA BLETILLAE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块茎。夏、

  • 白叶不翻

    拼音注音Bái Yè Bù Fān别名白地紫菀、大火草、牛耳朵火草、小一支箭、白头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钩苞大丁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rbera delauayi Franch. [G. hen-ryi Dunn]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