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茶叶
《纲目拾遗》
来源为泡过的茶叶。
功能主治《救生苦海》:"治无名肿毒、犬咬及火烧成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研末掺或调敷。
复方①治痘毒:泡过茶叶(晒干为末),五倍子各等分。鸡子清调敷。(《周益生家宝方》)
②治诸毒胬肉不退:硫黄研细末,敷上;再用收口药:烂茶叶五钱,乌梅三个,烧灰共为末敷。(《保寿堂秘方》)
备注《纲目拾遗》:"烂茶叶,乃泡过残茶,积存磁罐内,如若干燥,以残茶汁添入,愈久愈妙。"
摘录《中药大辞典》《纲目拾遗》
来源为泡过的茶叶。
功能主治《救生苦海》:"治无名肿毒、犬咬及火烧成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研末掺或调敷。
复方①治痘毒:泡过茶叶(晒干为末),五倍子各等分。鸡子清调敷。(《周益生家宝方》)
②治诸毒胬肉不退:硫黄研细末,敷上;再用收口药:烂茶叶五钱,乌梅三个,烧灰共为末敷。(《保寿堂秘方》)
备注《纲目拾遗》:"烂茶叶,乃泡过残茶,积存磁罐内,如若干燥,以残茶汁添入,愈久愈妙。"
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注音Cì Gài Cǎo别名大刺盖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罗平蓟的根。秋季采根,晒干。生境分布生于路旁草丛中向阳处。分布四川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5米。根粗壮,须根白色。茎直立,具明显纵棱槽,疏生卷曲的细柔毛。叶互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拼音注音Cì Shí Liu别名山石榴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晒干。性味微酸、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痢。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白带
拼音注音Cì Zh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随采随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
《中药大辞典》:刺竹笋拼音注音Cì Zhú Sǔn别名芳竹笋(《岭南采药录》)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生境分布通常栽培于向阳山坡或河流沿岸之较高处。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原形态箣竹(赞宁《笋谱》),又名:竻竹、答黎竹
拼音注音Cì Zhú Rú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砍取茎竿,刮去外层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晒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