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软蒺藜

软蒺藜

《中药大辞典》:软蒺藜拼音注音Ruǎn Jí Lí别名

白蒺藜(《山东中草药手册》),碱灰菜、麻落粒(《内蒙古中草药》),大灰条、灰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出处

《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藜科植物西伯利亚滨藜果实。8~9月采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后备用。

生境分布

生于盐碱滩、湖边、河岸和固定沙丘上,或见于草地、宅旁和路边等地。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各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钝四棱形,通常自基部分枝,有白粉粒;枝斜升,有条纹。叶互生,菱状卵形,长3~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微钝,基部宽楔形,边缘通常有波状钝锯齿,中部的一对齿较大,成裂片状,下面密生粉粒,灰白色;叶柄短。团伞花宇,几遍布叶腋;花单性;雄花花被片5,雄蕊3~5;雌花无花被,为2个合生苞片包围;果期苞片膨大,木质,生短棘状突起,顶缘牙齿状,基部楔形,有短柄。胞果卵形或近圆形。种子直立,红褐色或淡黄褐色,长2~2.5毫米。花期8~9月。果期10月。

性味

苦,平。

①《山东中草药手册》:"苦,温。"

②《内蒙古中草药》:"苦微酸咸,平。"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清肝,明目。治结合膜炎,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

①《山东中草药手册》:"散风,明目。治结合膜炎,风疹瘙痒。"

②《内蒙古中草药》:"清肝明目,祛风活血,消肿。治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

③《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平肝明目。治恶血症结,头痛,咳逆,皮肤风痒,喉痹,疮痒,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软蒺藜、草决明、青葙子、菊花,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②治皮肤瘙痒,荨麻疹:软蒺藜、地肤子各适量,煎汤外洗。(《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软蒺藜拼音注音Ruǎn Jí Lí别名

出处

出自《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西伯利亚滨藜和中亚滨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triplex sibirica L.[Obione sibirica Fisch.]2.Atriplex.centralasiatica Iljin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去净杂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等地。

2.分布于华北、西北及吉林、辽宁。

资源分布:1.一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钝四棱形,通常自基部分枝,有白粉粒;枝斜升,有条纹。叶互生;叶柄长3~6mm;叶片卵状三角形至菱状卵形,长3~5cm,宽1.5~3cm,先端微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的1对齿较大,成裂片状,下面灰白色,密生粉粒。团伞花序,几遍布叶腋;花单性;雄花花被片5,雄蕊5,花丝基部连合;雌花无花被,为2个合生苞片包围;果期苞片膨大,木质,表面具多数不规则的刺状突起,顶缘牙齿状,基部楔形。胞果卵形或近圆形,果皮膜质,白色,与种子贴伏。种子直立,红褐色或

栽培

1.生于盐碱滩、湖边、河岸和固定沙丘上或见于草地和路边。

2.生于戈壁、荒地、河岸和盐碱化土上。

性状

性状鉴别(1)中亚滨藜 胞果外被2片宿存苞片,直径0.4-1.4cm,土黄色或浅绿色。苞片为扁平扇形,有3条放射状隆起的主脉及网状细脉,无棘状突起,上部扇形,边缘波状或稍成5浅裂,基部渐细成短果柄。剥开两苞片露出扁圆形胞果1枚,呈棕色,直径约3mm。表面光滑,一侧有喙状突起。果皮与种皮均薄,剥开后呈淡黄色,富油质。气微弱,味微酸咸。

(2)西伯利亚滨藜 苞片基部具棘状、软棘状或疣状突起,但不刺手。(图3)

药理作用

具抗病毒作用及抗血吸虫作用[1]。

归经

肺;肝经

性味

苦;性平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祛风止痒;活血消肿;通乳。主目赤肿痛;头痛;头晕;咳逆;喉痹;风疹;皮肤癌痒;肿毒;乳汁不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1.《山东中草药手册》:散风,明目。治结合膜炎,风疹瘙痒。

2.《内蒙古中草药》:清肝明目,祛风活血,消肿。治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

3.《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平肝明目。治恶血症结,头痛,咳逆,皮肤风痒,喉痹,疮痒,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半圆盖阴石蕨

    拼音注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半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mata platylepis (Bak.)Chi

  • 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夏拼音注音Bàn Xià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夏、秋

  • 半夏曲

    拼音注音Bàn Xià Qǔ出处《韩氏医通》来源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性状本品成长方形块状,长约3.5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1厘米。质硬,色白。上面印有品名,底面平滑。性味《饮片新参》:“苦辛,平。“注意《饮片新参》:“内热烦渴者

  • 半截叶

    《中药大辞典》:半截叶拼音注音Bàn Jié Yè别名锅铲叶、金边莲(《云南中草药选》),半节叶、半节观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喃坝(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西番莲科植物镰叶西番莲的全草。全年可采。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边

  • 半把伞

    拼音注音Bàn Bǎ Sǎn别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鸡尾、野蕨菜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扇蕨属植物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Baker)Christ,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去毛,晒干。性味甘、微苦、涩,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