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野麦子

野麦子

《中药大辞典》:野麦子拼音注音Yě Mài Zi出处

《重庆草药》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种子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燕麦草"条。

性味

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温补,治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野麦子拼音注音Yě Mài Zi英文名seed of Wild oat出处

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vena fatua L. 2.Avena fatua L.var.glabrata Peter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脱壳取出种子,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野燕麦生于荒芜田野。 2.光稃野燕麦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及农田中。

资源分布:1.野燕麦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2.光稃野燕麦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原形态

1.野燕麦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光滑,高60-120cm,有2-4节。叶鞘光滑或基部有毛;叶舌透明膜质,长1-5mm;叶片扁平,长10-30cm,宽4-12cm,微粗糙,或表面及边缘疏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5cm,分枝有棱角;小穗长18-25mm,有2-3朵小花,其柄弯曲下垂,先端膨胀;小穗轴密被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多断落;颖草质,几相等,通常有9脉;外稃质地坚硬,第1外稃长15-20mm,背面中部以下常有较硬的毛,芒自外稃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cm,膝曲,芒柱棕色,扭转;雄蕊3,子房无毛。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mm。花、果期4-9月。 2.光稃野燕麦 本种形态与野燕麦基本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外稃光滑无毛。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补心止汗。主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毛鹿茸草

    拼音注音Bái Máo Lù Rónɡ Cǎo别名鱼腮草、六月霜来源为玄参科鹿茸草属植物白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

  • 白沙糖

    《中药大辞典》:白沙糖拼音注音Bái Shā Tánɡ别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精制而成的乳白色结晶体。归经《本草衍义补遗》:“入脾

  • 白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沙蒿别名籽蒿来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以种子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消炎散瘀,利气,杀虫。腮腺炎,扁桃体炎,疮疖红肿:种子适量研

  • 白沙虫药

    《中药大辞典》:白沙虫药拼音注音Bái Shā Chónɡ Yào别名痢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香茶菜的全草。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草坡路旁。分布陕西、广西、贵州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方形,有柔毛。叶对生

  • 白活麻

    别名活麻草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裂叶荨麻Urtica fissa Pritz.,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小儿吐乳,皮肤湿疹。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或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