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槲实仁

槲实仁

《中药大辞典》:槲实仁拼音注音Hú Shí Rén出处

《纲目》

来源

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种子。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除去壳斗及种壳,取出种子,晒干。放通风干燥处。

性味

《纲目》:"苦湿,平,无毒。"

注意

桃可成《食物本草》:"小便淋涩者,不宜食之。"

功能主治

①《纲目》:"蒸煮作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小儿佝偻病。"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槲实仁拼音注音Hú Shí Rén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dent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除去壳斗及种壳,取出种子晒干,置通风干燥处。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阳坡,或与其他栎类、榉树、马尾松等混生,有时成纯林。

资源分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25m,树皮暗灰色,有深沟;小枝粗壮,有槽,密被灰黄色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长2-5mm。密被棕色绒毛;托轩线状披针形,长1.5cm;叶革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10-30cm,宽6-20cm,先端渐钝,基部耳形或窄楔形,边缘有4-10对波状裂片或粗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密被星状绒毛,老叶下面绒毛,侧脉4-10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长约4cm,轴密被浅黄色绒毛,生于新枝叶腋,花被具灰白色绒毛,雄蕊8-10;雌花序长1-3cm,雌花数朵集生于幼枝上,子房3室,柱头3。壳斗杯形,包围坚果1/2-2/3,连苞片径达4.5cm,小苞片革质,窄披针形,长约1cm,张开或反卷,红棕色,被褐色丝毛,内面无毛;坚果卵形或宽卵形,直径1.2-1.5cm,高1.5-2.3cm,无毛,柱座高约3m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归经

脾;胃;大肠经

性味

苦;涩;性平

注意

姚可成《食物本草》:小便淋涩者,不宜食之。

功能主治

涩肠止泻。主腹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粉,每次0.5-1g.

各家论述

1.《纲目》:蒸煮作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

2.《现代实用中药》:治小儿佝偻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果紫草

    别名硬根紫草来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新疆。化学成分根含紫草色素。功能主治外用治关节炎。用法用量全草适量,煎水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枪杆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枪杆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别名根根药、对节木、狗骨头树来源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利

  • 白枪杆根

    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广西、云南

  • 白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柳别名苏盖提[维名]来源杨柳科白柳Salix alba L.,以叶、芽、根入药。生境分布新疆、甘肃、青海。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湿。主治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盆腔炎,肾炎,疮疖。用白柳叶浸膏(每

  • 白栎

    拼音注音Bái Lì别名栗子树、白紫蒲树来源壳斗科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以果实的虫瘿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及华南各省。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性结膜炎。用法用量5~7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