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豆蔻花

豆蔻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蔻花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花。

归经

归肺、脾、胃经。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适用于寒湿气滞、脘腹胀闷、胃呆、呕吐等症。

用法用量

3~6g,入煎剂宜后下。

备注

(1)功用与豆蔻相同,但温性略减,力亦较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豆蔻花拼音注音Dòu Kòu Huā出处

《饮片新参》

来源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夏季采。拣去花梗,晒干。

性状

干燥花朵,呈扁压的长形块片,外表淡黄色,外面包被膜质状的花被,有明显纵脉,下端残留花柄。商品中多数是花被的碎片,间有少数花梗。微有芳香。

性味

辛,平。

注意

阴虚内热者忌用。

功能主治

开胃理气,止呕,宽闷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刺天茄

    拼音注音Cì Tiān Qié别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间林下或荒坡。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具分枝,全体密被黄硬毛和针

  • 刺天茄叶

    拼音注音Cì Tiān Qié Yè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叶。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消炎止痛,解毒止痉。治小儿惊厥。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刺子莞

    别名龙须草、绣球草来源莎草科刺子莞Rhynchospora rubra (Lour.)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华东、西南、华南。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淋浊。用法用量5钱,配伍其它药,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刺山茶果

    拼音注音Cì Shān Ch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茶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Gymnosporia variablis Loes.]采收和储藏:8-

  • 刺山茶根皮

    拼音注音Cì Shān Chá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茶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