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酸藤子
拼音注音Xiǎo Huā Suān Ténɡ Zǐ别名
当归藤、虎尾草、筛萁蔃
来源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小花酸藤子Embelia parviflora Wall.,以根及老藤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补血调经,强腰膝。用于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当归藤、虎尾草、筛萁蔃
来源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小花酸藤子Embelia parviflora Wall.,以根及老藤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补血调经,强腰膝。用于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注音Chū Shān Hǔ别名边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ophila herbacea (L.) 0.Kuntze[G.reniformisD.Den]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生
拼音注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
《中国药典》:刺五加英文名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人参拼音注音Cì Rén Shēn别名刺参、东北刺人参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春季采,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补强壮,解热,镇咳,调整血压。用
拼音注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春、秋割取地上茎,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河边、石坡上。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