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鞭叶耳蕨

鞭叶耳蕨

拼音注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craspedosorum (Maxim.)Diels[Aspidium craspedosorum Maxi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石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原形态

植株高20-30cm。根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披针鳞片。叶簇生;叶柄长3-10cm,向上至叶轴疏被狭披针形或钻形鳞片;叶披针形,长10-20cm,先端渐尖,常延长成鞭状(着地生根,再生新株),基部不变狭,上面偶有短刚毛,下面密生鳞片,一回羽状,羽片镰状长圆形,基部不对称,上侧凸起呈尖三角形,下侧切去,边缘具内弯的尖锯齿;叶脉羽状,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背生于侧脉先端,在中脉上侧近叶缘排成1行;囊群盖大,圆盾形,彼此密接。

归经

入心、肝、大肠三经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乳痈;疖肿;肠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肠炎、乳痈、下肢疖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荷花露

    拼音注音Bái Hé Huā Lù别名白莲花露(《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蒸馏所得的芳香水。功能主治清暑,凉营。治感受暑邪,烦热口渴,喘嗽痰血。①《金氏药帖》:“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②《广和堂帖》:“止

  • 白菊花根

    拼音注音Bái Jú Huā Gēn别名长生(《太清经》)出处《本草正》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菊花“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正》:“善利水,捣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闭。“②《纲目拾遗》:“治疔肿,喉疔,喉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白菖

    拼音注音Bái Chānɡ别名泥昌(《雷公炮炙论》),水昌、水宿、茎蒲、水菖蒲(《别录》),溪荪、兰荪(陶弘景),地心(《石药尔雅》),泥菖蒲(《纲目》),蒲剑(《草木便方》),水八角草、家昌蒲(《广西中兽医药植》),臭蒲(《江苏植药志》)

  • 白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拼音注音Bái Bì Xiè别名刺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铁叶菝葜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利尿

  • 白蒿

    《中药大辞典》:白蒿拼音注音Bái Hāo别名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生境分布生长河边、草地、荒地。分布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