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骨参

红骨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骨参拼音注音Hónɡ Gǔ Shēn别名

长冠鼠尾、紫参、毛丹参

来源

唇形科红骨参Salvia plectranthoides Griff.,以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

淡,温。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红骨参拼音注音Hónɡ Gǔ Shēn别名

紫参(《滇南本草》),毛丹参(《陕西中草药》)。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唇形种植物四花莱叶丹参。秋季采挖,取根,洗净,晒干用。

生境分布

生于石崖缝中或岩石基部草丛中。分布陕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被疏柔毛。根锥形,发达,皮赭色。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9片,顶生一片最大,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总状花序顶生,具长总梗,被疏柔毛;萼2唇形;花冠2唇形,淡紫色,花冠长于花萼2倍;雄蕊着生于冠喉内,仅下面1对发育,上面1对退化或缺。小坚果长圆形。

性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甘,平。"

②《陕西中草药》:"淡,温。"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活络强筋,温经暖络。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软战摇动,筋骨疼痛,半身不遂;瘿软流痰。"

②《陕西中草药》:"补虚,活血调经。治劳伤虚弱,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复方

治劳伤虚弱:红骨参二两,炖鸡肉,分四次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红骨参拼音注音Hónɡ Gǔ Shēn别名

劲枝丹参、毛丹参、紫参、小丹参、山萝卜、活血草;散血草、丹参、紫丹参、亦参

英文名Root of Longcoronate Sage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冠鼠尾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plectranthoides Griff.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500m的山坡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湖北、广西等地。

原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16cm。根状茎短而近木质,块根梭形,长1.5-5cm。茎被开展疏柔毛。叶基生及茎生,为三出叶具2-3对羽片的单数或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小叶近圆形至披针形,长0.5-5cm,无毛或下面脉上被微柔毛,具腺点。轮伞花序疏离,排列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筒形,长5-8mm,外面脉上被腺短柔毛,上唇全缘,下唇2浅裂;花冠红色、紫色至紫蓝色,长1.1-2.0cm,筒长为萼的2-3倍;花丝长2-3mm,药隔长3-4mm,上壁稍长,下壁先端稍奔跑大,彼此联合。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花期5-8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短而近木质。根圆柱形或梭形,灰红色。

化学成分

根含丹参酮(tanshinone)ⅠⅡA亚甲基丹参醌(methylenetanshinquinone)[1]。

性味

味淡;性温

功能主治

补虚;调经;祛风止咳。主劳伤虚弱;月经不调;崩漏;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活络强筋,温经暖络。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软战摇动,筋骨疼痛,半身不遂,痿软流痰。

2.《陕西中草药》:补虚,活血调经。治劳伤虚弱,月经不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吹风藤

    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Ténɡ别名构芭、双飞蝴蝶、牛奶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小果微花藤的根及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odes vitiginea(Hance)Hemsl.[Erythrostaphyle vitigine

  • 唇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唇香草别名小叶薄荷来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新疆。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冠心病。用法用量全株2~3钱,水煎服,或开水泡当茶饮,或制成酊剂内服。摘录《全国

  • 垂丝卫矛

    《中药大辞典》:垂丝卫矛拼音注音Chuí Sī Wèi Máo别名球果卫矛、五棱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青皮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小米饭、暖木(《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的茎皮或根。全年

  • 垂丝卫矛果

    拼音注音Chuí Sī Wèi M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xyphyllus Miq.采收和储藏:9月后果实成熟时采收,晒

  • 垂丝海棠

    《中药大辞典》:垂丝海棠拼音注音Chuí Sī Hǎi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垂丝海棠的花。2月采收。生境分布产我国西南部,现已广为栽培。原形态乔木,高达5米,树冠疏散。小枝幼时紫色,初有毛,后脱落。叶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