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鼍肉

鼍肉

《中药大辞典》:鼍肉拼音注音Tuó Ròu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鼍科动物扬子鳄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鼍甲"条。

性味

①《纲目》:"甘,有小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涩,微寒。"

功能主治

治症瘕,疳匿,恶疮溃烂。

①《别录》:"主少气吸吸,足不立地。"

②孟诜:"疗惊恐及小腹气疼。"

③《本草拾遗》:"主湿气邪气诸蛊。"

④《医林纂要》:"用熬膏,溃坚拔毒,去瘀生肌。"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鼍肉拼音注音Tuó Ròu英文名Chinese alligator as food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南人食其(鼍)肉,云色白如鸡,但发冷气痼疾。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鼍科动物扬子鳄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lgator sinensis Fauve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湖泊附近沿岩芦苇及小竹丛的地方。掘穴而居。吃鱼、虾、螺、蛙、鼠等。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原形态

扬子鳄,全长2m左右。头及躯干部较扁平,吻钝而宽圆,项部较细,尾长而侧扁。背面近于黑绿色,散有黄斑,幼时列为明显。腹面灰色,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颈部有2对具纵棱的鳞片。背部由前至后有17横行方形鳞片,每行4-6枚,形成4-6纵行排列整齐的棱鳞;腹面有26-28横行略呈方形的平滑鳞片,每行8-10枚;尾鳞方形,由前向后约35排,尾背前段有两行纵鳞,后半段纵鳞合为1行,四肢较短,后肢较前肢略长,均枯木逢春以鳞片,指5,无蹼;趾4,半蹼;内侧3指、趾具爪。泄殖孔纵置,雄性交接器成单。

归经

肝经

性味

味甘;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化瘀;消积;杀虫。主症瘕;疳慝;恶疮溃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焙干研末入丸、散。外用:适量,熬膏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北豆根

    《中国药典》:北豆根拼音注音Běi Dòu Gēn别名黄条香、黄根、汉防己、防己藤、山地瓜秧英文名RHIZOMA MENISPERMI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

  • 北风草

    拼音注音Běi Fēnɡ Cǎo别名毛绣球防风、银针七、灯笼草、楼台夏枯草、白风轮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鸡草、野芝麻、猫 耳朵草、节节花、老虎花、白 骨九苏、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金线薄荷、白花草、鼠尾癀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绒草的

  • 北鱼黄草

    拼音注音Běi Yú Huánɡ Cǎo别名钻之灵、小瓠花英文名seed of Siberian Merrem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北鱼黄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 sibi

  • 北鹤虱

    拼音注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性状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

  • 半圆盖阴石蕨

    拼音注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半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mata platylepis (Bak.)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