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皱叶南蛇藤

皱叶南蛇藤

拼音注音Zhòu Yè Nán Shé Ténɡ别名

南蛇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皱叶南蛇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glaucophyllus Rehd.et Wils.var.rugosus(Rehd.etWils.)C.Y.Wu[C.rugosus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30-2750m的山坡阔叶林中或灌丛中或高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稀分布于甘肃、湖北、广西、贵州。

原形态

皱叶南蛇藤 藤状灌木,无毛。叶纸质或坚纸质;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阔楔形,长6-10cm,宽2.5-6.5cm,边缘具圆齿状细锯齿,叶背色绿,不带白粉,背面脉上常被微柔毛,侧脉间小脉平行展开,常成不规则的稍凸起的长方格状。聚伞花序腋生,具短梗或无梗,稀组成长3-6cm的总状花序顶生;小花梗中部具关节,长3-4mm,萼片卵形至圆形,具线状睫毛;花瓣长圆形,先端圆形,浅的啮蚀状,长5mm,宽1-1.5mm;雄蕊与花瓣等长,花丝锥形;雌花萼片突尖,不育雄蕊较萼片短。蒴果卵球状,纯黄色,直径6-8mm,每室具种子2颗。种子椭圆形,长4mm。花期3-6月,果熟期9-10月。

性味

辛;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透发麻疹;祛风通络。主小儿麻疹;风湿痹痛;劳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勒

    拼音注音Bái Lè别名五加皮、鹅掌楸、三叶五加、刺三甲英文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e Root-bark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勒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Merr. 的根皮。夏、秋季采挖根

  • 白千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千层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别名玉树、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药。全年可采,阴干。性味叶:辛,微温。皮:平。功能主治叶:芳香解表,祛

  • 白千层叶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5%,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占50~65%,其次为松油醇、醛类等。性味辛涩,

  • 白千层油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或枝蒸取的挥发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 L.原形态乔木,高达18m。树皮灰白色,厚而松软,呈薄层状剥落。嫩枝灰白色。

  • 白千层皮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Pí别名千层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乔木,高达18m。树皮灰白色,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