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假荆芥

假荆芥

拼音注音Jiǎ Jīnɡ Jiè别名

土荆芥(《西藏常用中草药》),假苏、山藿香(《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出处

《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假荆芥全草。7~9月割取全草,阴干。

生境分布

生田野草丛。分布西北、西南和湖北、山东、西藏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株被白色短柔毛。茎直立,方形,绿色,侧枝生于叶腋。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1~4.5厘米,宽0.8~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粗圆锯齿;叶柄长0.3~3.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萼管状,5齿裂;花小,白色略带粉红色,2唇形,上唇直立,下唇广展;雄蕊4;子房4裂。小坚果棕黄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由假荆芥内酯、异假荆芥内酯、二氢假荆芥内酯、异二氢假荆芥内酯、5,9-去氢假荆芥内酯、假荆芥酸、假荆芥酐和石竹烯、丁香油酚等组成。另含胡萝卜素等。

药理作用

因含挥发油,故可作芳香剂或驱风剂,咀嚼其叶,可治牙痛。

性味

《西藏常用中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祛风发汗,解热,透疹,止血。治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怕冷,咽喉肿痛,结膜炎,麻疹不透。炒炭后用于吐血,衄血,便血。"

②《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散瘀消肿,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衄血,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蔹

    《中国药典》:白蔹拼音注音Bái Liǎn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英文名RADIX AMPELOPSIS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 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

  • 白蔹子

    《中药大辞典》:白蔹子拼音注音Bái Liǎn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蔹“条。功能主治《药性论》:“治温疟,主寒热结壅热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敷。复方止血消肿:白蔹成熟果实

  • 白蔻

    拼音注音Bái 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滑叶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piniatonkinensisGagnep.采收和储藏: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或阴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路边和草丛等潮湿之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广

  • 白薇

    《中国药典》:白薇拼音注音Bái Wēi别名白马尾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 白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薯莨拼音注音Bái Shǔ Lànɡ别名山仆薯、板薯、那亚、榜花薯、叶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ida Dennst.,以块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