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檗皮

小檗皮

制剂

小檗皮 xiǎo bò; pí;

别名

东北小檗、狗奶子、刀口药。

来源

小檗科植物黄栌木Berberis amurensis Rupr.的根皮或茎皮。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2~4米。老枝灰色,圆柱形,微有棱槽,幼枝灰黄色,叶刺3叉,紫红色,长2~4厘米。叶丛生刺腋,长椭圆形,倒卵状矩圆形或卵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密生不规则刺毛状小锯齿,下面有时被白粉,羽状网状脉明显。总状花序下垂,有花10~25朵,淡黄色,苞片1,披针形,小苞片2,三角形;萼片6,花瓣状;花瓣6,长卵形,较花萼稍短,顶端微凹,基部有长圆形腺体1对;雄蕊6,药瓣裂;子房上位,卵圆形,柱头头状,扁平。浆果椭圆形,熟时鲜红色,被淡蓝色粉。种子2,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缘、溪边或灌丛中。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呈类圆柱形,稍弯曲,有少数分枝,长短粗细不一。表面灰棕色,有细皱纹,栓皮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鲜黄色,切断面近圆形或长圆形,有略呈放射状的纹理;髓小,黄白色。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理试验结果表明,三棵针具有提高白细胞水平的作用,另还有降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临床常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黄疸、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目赤、急性中耳炎等症。

主要成分

全株含生物碱,其中有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古伦胺碱、木兰花碱等。根皮因含大量上檗碱,所以根皮也可供药用。

注意

暂缺。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猜你喜欢

  • 菝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菝葜拼音注音Bá Qiā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用盐水浸泡数小时后蒸熟,晒干。夏季采叶,晒干。性

  • 菝葜叶

    《中药大辞典》:菝葜叶拼音注音Bá Qiā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菝葜“条。化学成分叶含芸香甙。性味《履巉岩本草》:“温,无毒。“功能主治治风肿,疮疖,肿毒,臁疮,烫伤。①《日华子本草》:“治风

  • 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菠菜拼音注音Bō Cài来源藜科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栽培。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滋阴平肝,止咳润肠。主治高血压,头痛,目眩,风火赤眼,糖尿病,便秘。用法用量鲜品2~4两

  • 菠菜子

    《中药大辞典》:菠菜子拼音注音Bō Cài Zǐ别名刺蒺藜(《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实。化学成分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归经入脾、肺二经。性味性微温,味微辛甜。功能主治祛风明目,开通关窍,利肠胃。(性味以下出《滇

  • 菠萝根叶

    拼音注音Bō Luó Gē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凤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nas comosus(L.)Merr.[Bromeliaco-mosa L.;A.sativus Schult.et Schult.f]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