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谚语>关于端午节谚语

关于端午节谚语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6:42  热度:10℃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节谚语精选: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猜你喜欢

  • 十雾九晴。

    我们一般所看到的雾大都是晴朗无云的天空的夜晚,地面强烈冷却而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悬浮于空气之中而生成雾,即辐射雾。十雾九晴指的也就是这种雾。而生成此种雾所需的条件是低层空气中有充分水汽,强烈的辐射作用,以及微风。而造成符合这三个条

  • 星星眨眼,离雨不远;闪烁星光,雨下风狂。

    这主要是指晴朗无云的夜间,我们看到与天空中星星闪烁不定,也就是所谓星星眨眼。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层结相当不稳定,有乱流、湍流存在。当上升气流加强时,就把低层空气中尘埃、水汽带向高空集中,挡住了部分星光,这时星光就显得比较暗淡;当上升气

  • 大华晴,小华雨。

    从华的形成我们可以知道华是由云中小颗粒衍射阳光、月光而形成的。华的大小与云中水滴、冰晶的半径成反比,水滴、冰晶的半径越小华就越大;水滴、冰晶半径越大,华就越小。我们看到华由大变小说明,云中水滴、冰晶半径越来越大,天气将逐渐转坏。相反,华由小

  • 云彩出了朵,下雨无处躲。

    夏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起先天上先出现馒头一样的云块,而后馒头一样的云块顶部不断往上冒,而且越冒越高,水平宽度也增大,但是垂直高度发展比水平方向来得快,往上冒的结果,圆拱顶部消失,变成了花椰菜似的凹凸不平的顶部就成了浓积云,再以后花椰菜形凹凸不

  • 起云下雨收云晴。

    一般情况下云雨是连在一起的。天上如果没有下雨的云存在,就不可能产生下雨这种天气现象(晴空下雨下雪也是因别地下雨随风飘来另当别论)。起云而且云彩越来越多当然是一种下雨征兆,而云彩一旦消散,雨就会停止转为好天气。收云晴正是这个道理。

  • 乌云脱云脚,明日晒断腰。

    这也是晴好天气下,白天由于热力作用产生对流,于是上升气块就发展成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到傍晚太阳逐渐西沉,热力影响失去赖以生存的条件----太阳光照,因而热力作用渐趋消失,对流作用也渐趋停止。对流一旦停止,上升气流来源也就停止,于是淡积云

  • 云下山顶有雨,云上高山晴天。云低变高天气好。

    云由低变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地方性对流云,积雨云由于对流减弱上部砧状部分脱离母体逐渐抬高消失,那是肯定无疑的好天气。另一种是早上有雾,日出后雾抬升变为层云、碎层云最后归于消散也是好天气。第三种就是原来由于天气系统影响,云由高变低,随着天

  • 花菜云,晒死人。担云翁,起大风。

    淡积云发展到浓积云由于上升气流较强,且有多股分支,因而顶部像花菜一样,有时看上云又像个老头子似的,因而称为花菜云”、担云翁”。淡积云发展到浓积云,如果不再继续向上发展,一旦到了傍晚空气趋于稳定,对流减弱,浓积云也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