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谚语>南风暖来北风寒,东风湿来西风干。 南风发热北风冷

南风暖来北风寒,东风湿来西风干。 南风发热北风冷

收录日期:2025-11-21 03:40:02  热度:9℃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我国所在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前面讲过,风是由于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可见刮南风就是南方的空气向北流去,刮北风就是北方的空气流向南方;同样刮东风是东面空气流向西面,刮西风就是西面空气向东面流去。

我国的地理位置是处于北半球,北边是高纬地区的寒冷极地,西边是一望无际的连绵不断起伏山岭、欧亚大陆;南边是处于低纬的热带地区;东面是水波浩淼的太平洋。这样在我国北方,由于终年日照较少,地面温度很低,气温也很低,是一个终年积雪的寒冷地带,所以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其气温很低,所过地方气温当然会急剧下降,给人以寒冷感觉。同时北方是大陆地区,水汽较少,另一方面终年积雪冰面蒸发能力也小,第三由于气温低所能容纳水汽也少,因此北方来的空气所含水汽都不多,也就是说都比较干燥。因而造成北方既冷且干的现象。

相反,在我国南方是靠近赤道的热带地区,终年受到太阳光的强烈照射,气温都比较高。当南方的空气向北移动时,空气也会把热量一同带到北方,它所经过的地方气温当然也会升高,所以南风也就比较暖和了。我国东面是太平洋,比起西边大陆水分不知要多多少。水多气温高蒸发到空气中的水汽当然也就会很多。所以海面的空气一般说来都比较潮湿。潮湿空气向西移到大陆上当然会带去大量水汽,东风湿也就是这个道理。我国西部是广阔的欧亚大陆,内陆地区水分不足,空气中水汽更少。所以,西

面过来的空气不会带来多少水分,西风当然也就显得比较干燥了。

寒、暖、湿、干都是相对的,只有通过互相比较才能给予判断,农谚中南北用寒暖判别,东西用湿干判别是非常恰当的,也是很有科学见解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南风暖来北风寒,东风湿来西风干确实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猜你喜欢

  • 渭南潼关农谚谚语

    潼关位居秦晋豫三省交界、黄渭洛三河交汇处,素有西北咽喉道、秦地东大门”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近年来,潼关农业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 325”工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截止目前,

  • 南京话谚语、俗语

    许多南京话只能言听,不好书写,即没有一个标准用字,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除了一些南京话的口头禅外,还有许多南京话的谚语、俗语。一种语言不好听,可能是因为没有听懂,可能是因为存有偏见。后者多半与某一方言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关。过去,南京人觉得

  • 大连话谚语

    大连话属于胶辽官话(胶东半岛、辽东半岛)登连片,被称为海蛎子味”方言,是胶辽官话北支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与东北话完全是两个概念。大连话也是大连的一大特色,没有一声调(阴平55调),阴平调除了个别字读成三声调以外,大部分读为31

  • 重庆话谚语、俗语

    重庆话,是汉语官话分支西南官话的一种。重庆话又称重庆言子。重庆方言直白易懂,方言词汇很多,方言评书诙谐幽默。重庆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体。

  • 丹凤县民间谚语

    丹凤县古称龙驹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她那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追捧,并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丹凤县蟒岭深处峦庄镇中南村,至今保留着二百年前的徽派民居建筑。这里有树龄几百年的参天古柳、俩人

  • 受用一生的谚语、俗语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谚语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谚语一般凝练、通俗,富含哲理,因此,即便是没有念过多少书的人,用起这种语言来,都达到了十分娴熟的程度,由此可窥见谚语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受用一生的谚语、俗语

  • 人生谚语大全

    人生就像长乐的道路,跑到哪里都有出口,但也有惊险,要谨慎小心,如果你能笃定地一步一个脚印,就能在崎岖山路走出自己的步伐,跑遍了长乐,也就看懂了整个人生。人生这条长乐的道路,浮浮沉沉,顺顺逆逆,沿途的风景和陪伴你的人都将使你的生命变得光彩,世

  • 关于衣食住行的谚语、俗语

    衣食住行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从衣食住行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使许多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出现、变化着,也在不经意间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都真实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