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谚语>关于小满的谚语

关于小满的谚语

收录日期:2025-11-20 07:50:53  热度:8℃

关于小满的谚语:

麦到小满日夜黄。

小满三日望麦黄。

小满十日满地黄。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冷收麦,热进仓。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麦套花生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

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麦田把水浇,快把玉米套。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播时拌种,幼苗喷药,防治技术要配套。

猜你喜欢

  • 立春节气谚语多

    白露不种,寒露不收。”这应该是北方的说法,农作物不管是生长期多么短,最迟也需在白露播种。白露后,还有一个月的无霜期。这时候你不种,今年也就没收成了。这当然是过去的说法,现在即使是冬季也还在种大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处暑十八盆,

  • 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

    ◆ 有关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赣)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雨水明,晴。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赣)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雨水明,晴。(湘)

  • 小寒节气谚语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rdq

  • 古代的二十四节气已不合农时

    我国古代用阴历,阴历有闰月,运用二十四节气定农时,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现在通用阳历,节气的日期每年都在那几个日期不变,各年相差也不过一两天。可是气候变化年年不同,依固定的日期耕种,就不合理了。竺可桢先生于1931年5月9日作亲月令&rdquo

  • 天上鱼鳞斑 晒谷不用翻

    鱼鳞斑”,一般在三、四千米的高空出现,是由很多灰白色的小云块,有规律地排列而成。整个云块比较薄,中心稍厚,看上去中心灰暗,边缘较薄而明亮。一明一暗宛如一片片鱼鳞,又象房顶上的瓦片,群众叫它鱼鳞斑”或瓦块云&rdquo

  • “惊蛰”至,雷声起

    年3月5日是农历惊蛰节气,仅从字面上看很多人就已知道这个节气所指的意思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有最权威的解释: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可见,惊蛰者乃蛰虫惊而出走也。惊蛰在传统上为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即太阳在黄道上自黄

  • 寒潮、寒流不是两兄弟

    寒潮是指北方的冷空气象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奔流过来的意思,所经之地的气温在24小时内猛降10度以上,同时过程最低气温在5度以下,寒潮一般都伴有大范围的大风天气,大风之后,严寒便接踵而至,会给渔农、交通、建筑、花卉甚至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