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
唐 · 皮日休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
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
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翻译
我行经衰败的周朝,避开世间纷扰的炎汉。荆棘丛生之地虽然艰难,但烟霞之间仍有隐匿之处。
这座山峰确实神奇,让人心情舒畅地欣赏。
古老的石头表面粗糙,山岚重叠,尘埃轻轻飘散。
松脂使幽径更滑腻,浮萍聚在岸边。
藤萝如帷幕遮蔽,群鸟鸣叫杂乱。
岩缝深入大地中央,天边的海光映照了一半。
夜晚,猿猴成群归巢,白天,白云缓缓散开。
月夜景色中,蟾蜍出现,清晨的露水犹存。
风日间,我采集这幽深的美景,文人墨客学习着灵秀的笔法。
我羡慕这样的文风,每次吟诵都感慨万分。
虽然明暗有别,但这诗作值得赞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修行的赞美。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开篇即点明诗人的思想倾向,即追求道家的修炼之道,并且逃离尘世的喧嚣。"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荆棘丛生却不阻碍云烟流动,隐含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这里的“兹岑”可能指的是某个山名,而“信灵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灵、神秘力量的信任和向往。"吾怀惬流玩"则是说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这种生活的憧憬和享受。
接下来的几句“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通过对山石、铁铃、云雾、松脂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这里则是对环境中植物和动物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空间位置感知的表达,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营造出一种既封闭又开阔的空间氛围。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诗人继续描写夜晚时分的动物活动以及早晨的自然景象,这些都是对隐逸生活细腻刻画的一部分。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的向往,以及想要学习这种修养和技艺的心情。而最后一句则是对前述内容的一种总结和赞美。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这两句作为结束,诗人自谦自己的吟咏并不完美,但依然能够传达出对这一切的喜爱与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修行和超脱尘世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