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春秋至谨严,细事不肯登简策
出处:《失砚叹》
明 · 方孝孺
吾家石砚玄玉色,来自扶桑海中国。
荡摩日月露光精,吞吐波涛含润泽。
天生奇质为世用,海王龙伯不敢匿。
少时得之方外人,四座传玩皆叹息。
二十年来亲翰墨,北走洙泗西梁益。
钱塘会稽屡游历,鬼神呵护同珙璧。
水怪山精皆辟易,佐我为文写胸臆。
上探玄化与为敌,宣畅民彝辅皇极。
云雨布濩飞霹雳,倏忽变迁靡定迹。
谬致声名惊四方,招谤速侮不煖席。
其间损益两相?,砚也于余良尽职。
岂知万事不可料,昔者相亲今不得。
潼关群盗何大剧,窃瞰行人俟昏黑。
金钱虽失不足叹,此砚使我深痛惜。
我非玩物有偏爱,又非昧理苦蔽惑。
直伤美器不遇主,有似贤才受驱迫。
真卿奉使陷叛臣,苏武持节幽异域。
忠肝义胆贯天地,岂忍包羞污凶逆。
孔子春秋至谨严,细事不肯登简策。
大弓宝玉二物耳,特书盗窃惩乱贼。
我诛鼠辈恨无力,著作有心禆六籍。
何时见汝生羽翼,奋飞重来侍吾侧。
不然变化为星辰,照临下土常烜赫。
外物聚散如置奕,胡为念汝长戚戚。
君不见自我得之失无憾,不如萧公差达识。
荡摩日月露光精,吞吐波涛含润泽。
天生奇质为世用,海王龙伯不敢匿。
少时得之方外人,四座传玩皆叹息。
二十年来亲翰墨,北走洙泗西梁益。
钱塘会稽屡游历,鬼神呵护同珙璧。
水怪山精皆辟易,佐我为文写胸臆。
上探玄化与为敌,宣畅民彝辅皇极。
云雨布濩飞霹雳,倏忽变迁靡定迹。
谬致声名惊四方,招谤速侮不煖席。
其间损益两相?,砚也于余良尽职。
岂知万事不可料,昔者相亲今不得。
潼关群盗何大剧,窃瞰行人俟昏黑。
金钱虽失不足叹,此砚使我深痛惜。
我非玩物有偏爱,又非昧理苦蔽惑。
直伤美器不遇主,有似贤才受驱迫。
真卿奉使陷叛臣,苏武持节幽异域。
忠肝义胆贯天地,岂忍包羞污凶逆。
孔子春秋至谨严,细事不肯登简策。
大弓宝玉二物耳,特书盗窃惩乱贼。
我诛鼠辈恨无力,著作有心禆六籍。
何时见汝生羽翼,奋飞重来侍吾侧。
不然变化为星辰,照临下土常烜赫。
外物聚散如置奕,胡为念汝长戚戚。
君不见自我得之失无憾,不如萧公差达识。
鉴赏
这首《失砚叹》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通过描述对一块珍贵石砚的失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感慨以及对忠诚、正义和历史公正性的追求。
诗中首先描绘了石砚的珍贵与独特:“吾家石砚玄玉色,来自扶桑海中国。”它色泽深邃,源自遥远的东方,象征着稀有与神秘。接着,“荡摩日月露光精,吞吐波涛含润泽”则赞美了石砚的光泽与蕴含的自然力量,仿佛能映照日月,吸纳海洋的波涛,展现出其内在的丰富与活力。
“天生奇质为世用,海王龙伯不敢匿”一句,将石砚比作天赐之宝,不应被隐藏或忽视,暗示其在文化与艺术上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少时得之方外人,四座传玩皆叹息”描述了石砚初次被发现时的惊喜与赞叹,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二十年来亲翰墨,北走洙泗西梁益。钱塘会稽屡游历,鬼神呵护同珙璧”则强调了石砚作为书写工具的实用价值,以及它伴随诗人游历各地,见证了无数文字与思想的诞生,如同珍贵的宝石受到保护一般。
“水怪山精皆辟易,佐我为文写胸臆。上探玄化与为敌,宣畅民彝辅皇极”表达了石砚不仅在物质层面有价值,在精神层面也承载着传递智慧与道德的责任,帮助诗人表达内心世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然而,好景不长,诗人在“潼关群盗何大剧,窃瞰行人俟昏黑”中遭遇了不幸,石砚被盗,尽管损失金钱不足挂齿,但对石砚的失去让诗人感到深深的痛惜。他并非因为对物品的偏爱而感到痛苦,而是因为担心美器不遇明主,好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使用。
最后,诗人以历史人物如颜真卿、苏武、孔子等为例,表达了对忠诚、正义和历史公正性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无力感,希望未来能够再次与石砚重逢,或是将其化为星辰,永远照亮人间。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哀伤,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