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茶仙亭呈曾子开侍郎
宋 · 释道潜
滁山虽僻左,谪宦皆名臣。
后先闻数公,卓然皆凤麟。
忆昨绍圣初,谴公俾省循。
盛德忘怨悱,虚怀随屈信。
政成思览眺,兴与烟霞亲。
后车载邹枚,主客惊路人。
逶迤度山谷,导从屏所陈。
渔樵许争席,解后全天真。
泠泠庶子泉,味压康王珍。
团团小圆月,色冠闽山春。
白足相与饭,溪毛撷青芹。
熊鱼得兼美,乐事无涯津。
花瓷劝引满,疏瀹贯百神。
危亭倚岩阿,榜额独未新。
牧之擅风流,茶仙誇绝伦。
相望三百载,公能嗣芳尘。
后先闻数公,卓然皆凤麟。
忆昨绍圣初,谴公俾省循。
盛德忘怨悱,虚怀随屈信。
政成思览眺,兴与烟霞亲。
后车载邹枚,主客惊路人。
逶迤度山谷,导从屏所陈。
渔樵许争席,解后全天真。
泠泠庶子泉,味压康王珍。
团团小圆月,色冠闽山春。
白足相与饭,溪毛撷青芹。
熊鱼得兼美,乐事无涯津。
花瓷劝引满,疏瀹贯百神。
危亭倚岩阿,榜额独未新。
牧之擅风流,茶仙誇绝伦。
相望三百载,公能嗣芳尘。
鉴赏
此诗《琅琊山茶仙亭呈曾子开侍郎》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描绘了琅琊山中茶仙亭的美景及曾子开侍郎在此地的雅集情景。
首句“滁山虽僻左,谪宦皆名臣”,点明琅琊山地理位置偏僻,却常有贤达之士被贬至此,暗含对曾子开侍郎的赞誉。接着“后先闻数公,卓然皆凤麟”进一步强调琅琊山自古以来就是贤士云集之地,曾子开侍郎亦是其中杰出者。
“忆昨绍圣初,谴公俾省循”追述了曾子开侍郎被贬至琅琊山的情景,虽遭贬谪,但其品德高尚,不怨不尤。“盛德忘怨悱,虚怀随屈信”赞扬了曾子开侍郎的高风亮节。
“政成思览眺,兴与烟霞亲”写出了曾子开侍郎在琅琊山政绩卓著,闲暇时则欣赏山中美景。“后车载邹枚,主客惊路人”描绘了曾子开侍郎宴请邹枚等文人雅士的场景,众人惊叹不已。
“逶迤度山谷,导从屏所陈”描述了前往茶仙亭的途中景色,沿途风光旖旎。“渔樵许争席,解后全天真”表现了当地百姓的热情好客,以及曾子开侍郎与民同乐的真挚情感。
“泠泠庶子泉,味压康王珍”赞美了琅琊山中的泉水甘甜可口,胜过皇家珍品。“团团小圆月,色冠闽山春”形容月色如画,美不胜收。“白足相与饭,溪毛撷青芹”描绘了僧侣与村民共享美食的和谐画面。
“熊鱼得兼美,乐事无涯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花瓷劝引满,疏瀹贯百神”展现了宴会上的热烈气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危亭倚岩阿,榜额独未新”描绘了茶仙亭的建筑特色,以及对曾子开侍郎的敬仰之情。
最后,“牧之擅风流,茶仙誇绝伦”以杜牧的风流才情来比拟曾子开侍郎的文采飞扬。“相望三百载,公能嗣芳尘”表达了对曾子开侍郎才能与品德的长久传承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琅琊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以及曾子开侍郎的高尚品格和文采风流,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