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贡父悴海陵
宋 · 释了元
吾侪客京师,晨夕厌欢聒。
僦舍八九椽,郁溽增烦渴。
有如辙中鱼,噞喁不可活。
百鸟趋高门,䟃?互挥喝。
论辩苦难裁,气焰欻相夺。
所丧或捐躯,所得未易撮。
我闻江湖间,连山翠如抹。
山下走沧波,山巅富松栝。
凫鸭乱菰蒲,鱼鼋聚坡堨。
世事剧飞电,人生真漂沫。
谁其违乐游,而此卷颦额。
君直秘书阁,日趋黄金闼。
忽思云水行,飘然谁能遏。
朝出都门东,襟胸迥披豁。
放舟下淮楚,天地顿空阔。
莫苦道路难,暑令恍已末。
君看日月疾,俯仰换裘葛。
无谓监州微,孔孟犹短褐。
时来发光华,春阳奋枯蘖。
惟君饱才术,流辈服颖脱。
早作归朝期,岂学弦与筈。
僦舍八九椽,郁溽增烦渴。
有如辙中鱼,噞喁不可活。
百鸟趋高门,䟃?互挥喝。
论辩苦难裁,气焰欻相夺。
所丧或捐躯,所得未易撮。
我闻江湖间,连山翠如抹。
山下走沧波,山巅富松栝。
凫鸭乱菰蒲,鱼鼋聚坡堨。
世事剧飞电,人生真漂沫。
谁其违乐游,而此卷颦额。
君直秘书阁,日趋黄金闼。
忽思云水行,飘然谁能遏。
朝出都门东,襟胸迥披豁。
放舟下淮楚,天地顿空阔。
莫苦道路难,暑令恍已末。
君看日月疾,俯仰换裘葛。
无谓监州微,孔孟犹短褐。
时来发光华,春阳奋枯蘖。
惟君饱才术,流辈服颖脱。
早作归朝期,岂学弦与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诗中以“吾侪客京师”开篇,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接着描述了在狭小租屋中生活的压抑感,以及外界喧嚣环境带来的烦躁。通过“有如辙中鱼”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助。
随后,诗人通过对比京城与江湖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反衬出京城生活的忙碌与压力。诗中提到“连山翠如抹”,“山下走沧波”,“山巅富松栝”,“凫鸭乱菰蒲”,“鱼鼋聚坡堨”等生动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接下来,诗人借“世事剧飞电,人生真漂沫”之句,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他提出“谁其违乐游,而此卷颦额”的疑问,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处境的不满。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刘贡父的劝勉与鼓励。诗人想象刘贡父离开京城,前往海陵(今江苏泰州)的云水生活,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祝福。他提到“忽思云水行,飘然谁能遏”,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支持与期待。
最后,诗人以“朝出都门东,襟胸迥披豁”描绘了友人离开京城后的轻松与开阔心情,以及“放舟下淮楚,天地顿空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广阔与自由。他提醒友人不必担心路途的艰难,因为“莫苦道路难,暑令恍已末”,暗示了旅途的疲惫终将过去。
诗中还提到了“君直秘书阁,日趋黄金闼”,表达了对友人职位的肯定,以及对其才华的认可。“忽思云水行,飘然谁能遏”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追求内心自由的赞赏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京城与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友人提出了鼓励与祝福。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