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沈学庵閒居杂兴三首(其二)
溪毛和雨荐,石发任风梳。
艾蒳窗馀篆,芸晖架有书。
呼儿具毫楮,应欲赋闲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行在闲居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树影觉秋疏”写出了秋日傍晚,稀疏的树影投射在地面上,透露出季节的转换和宁静。接着,“山光映晚除”进一步渲染了夕阳余晖洒在屋舍之外,增添了景色的温暖与恬淡。
“溪毛和雨荐,石发任风梳”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雨打在溪边植物上,如同梳理它们的秀发,而石头则任由风吹拂,形象生动。这两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
“艾蒳窗馀篆,芸晖架有书”暗示了诗人寓居之处书香四溢,窗边仍有未完成的书法,架上书籍排列有序,体现了主人的雅致生活和闲适心境。
最后两句“呼儿具毫楮,应欲赋闲居”,诗人唤来孩子准备笔墨纸张,表明他有心要记录下这份闲适的生活,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闲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词语解释
艾蒳的意思:见“ 艾纳 ”。...
赋闲的意思:◎ 赋闲 fùxián[be unemployed] 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就把没有职业在家闲住叫赋闲吾只在省侯补,是个赋闲的人,有这闲功夫等他。——《官场现形记》...
毫楮的意思:指毛笔和纸。 宋 苏轼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之二:“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敢以悃诚,写於毫楮。”...
和雨的意思:犹细雨。与骤雨相对。《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冬多霜雪,夏多和雨。” 宋 范成大 《阴寒终日兀坐》诗:“腊浅得春全未煖,雪慳和雨最难晴。” 明 文徵明 《晚雨饮子重园亭》诗:“芳草满庭飞燕子,晚凉和雨在梧桐。”...
山光的意思: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石发的意思: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周处 《风土记》:“石髮,水苔也,青緑色,皆生於石也。” 唐 杨炯 《青苔赋》:“别生分类, 西京 南越 ,则乌韭兮緑钱,金苔兮石髮。” 宋 林逋 《过芜湖县》诗:“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髮鬭山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陟厘》:“石髮有二,生水中者为陟釐,生陆地者为乌韭。”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调山薯羹,煮脱粟饭,水母石髮,俊味臚陈。”...
树影的意思:树木的影子。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二三:“ 翔鸞阁 外夕阳天,树影花光远接连。”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卷上:“寒风淅沥山无数,树影参差月未斜。”...
溪毛的意思:溪边野菜。语出《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杜预 注:“溪,亦涧也。毛,草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之一:“农人愁饿莩,採擷到溪毛。” 清 吴伟业 《麦蚕》诗:“三眼收滞穗,五色荐溪毛。”谿毛:溪涧中的水草。语本《左传·隐公三年》:“涧谿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 杜预 注:“毛,草也。” 孔颖达 疏:“即下文苹蘩蕰藻是也。” 清 许迎年 《莱阳二姜先生祠》诗:“ 海涌 ...
闲居的意思:◎ 闲居 xiánjū[stay at home idly] 避人独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