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黄豆醋糊:消肿止痛秘方

黄豆醋糊:消肿止痛秘方

收录日期:2025-11-20 12:22:14  热度:6℃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二十多岁的我在一次与朋友的摔跤玩闹中,不慎摔伤了左胳膊肘关节,当时因患处仅微肿且疼痛不是太厉害,经过简单治疗后便基本痊愈了。但数年后患处仍然疼痛难消,以至活动受限。邻居老太太得知后,给了我一个偏方:取黄豆一斤,煮烂冷却后,捣碎成泥状(越碎越好),放在干燥处摊开,待黄豆泥中的水分蒸发后,再放进瓷盆里,倒入半斤左右优质米醋拌匀(不要太干,但也不能太稀),待用。
将黄豆拌食醋糊外涂在伤痛处,用塑料布包扎好,外面用纱布缠好,夜里睡觉也不必打开。三天后取下,肿消疼止,逐渐痊愈。干起活来也如同另一只胳膊一样有力。
事后三年,一次我拉着装满石头的小车过水沟,由于上坡用力过猛,右腿肚突然好似挨了木棒击打,疼痛异常。没过十分钟时间,腿肚渐渐变成紫红色,并迅速变肿。我没去医院,卧床休息中仍用此法治疗而愈。
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主任樊永平:临床中,黄豆一般不直接入药,而是通过发芽成大豆黄卷后供临床使用。但《本经》记载,黄豆“生研涂臃肿,煮汁饮,杀龟毒止痛”。《别录》谓本品“下淤血,散五脏结积内寒,可除痹去肿”。李时珍认为,黄豆能“活血,解诸毒”。因此,从古代的本草看,黄豆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同时,食醋也是中医处方中很少用的药物,但在古代医书中,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用醋治疗外伤咽痛的记载。李时珍也认为,醋能“散淤血”。从文献记载,我们不难看出,以黄豆食醋糊治疗局部跌打损伤的肿痛是有据可依的。
文中作者用一斤黄豆煮烂,放在瓷盆里冷却后捣碎成泥状,干燥后,倒进半斤左右优质米醋,拌匀。待稍干成糊状,将之外涂在伤痛处,用塑料布包扎好,外面用纱布缠好,对治疗跌打损伤有显著疗效,并两次亲身体验,均收到了消肿止痛,促进外伤痊愈的作用。其原理就是通过黄豆和食醋的药力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而收到消肿止痛的疗效。但值得提醒效仿者的是,类似这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民间验方,只适宜在患处面积较小时使用,且一旦效仿无效者,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治疗哮喘的偏方9

    处方:柴胡12克,制半夏10克,黄芩10克,炒枳壳10克,炙大黄10克,赤芍15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包)15克,鸡内金10克,广郁金10克。煎法与服法:将上述药加水淹没药物3厘米许,浸泡15分钟,先用武火烧开再继续用文火煎20分钟,取

  • 治疗哮喘的偏方一则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结石的统称,多数与胆囊炎同时存在,病人以中年女性为多见。包括胆囊、胆总管和肝内胆管结石等。其中胆管结石远较胆囊结石为多,术后残余结石或复发结石的发生率也较高。按结石成分分为胆固醇结石、胆红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按结石部位分

  • 治疗哮喘小偏方

    [原料]党参20克、山药20克、鹌鹑1只、精盐适量。[制法]将鹌鹑去毛及肠杂,洗净切成小块,放入砂锅中加入山药、党参及精盐、清水适量,用文火炖30分钟至肉烂即可。[用法]日服2次,食肉喝汤。[功效]健脾益胃、强壮身体。[主治]体质虚弱、脾胃

  • 治疗咽炎偏方

    一、成熟蜂胶:每天喂食牛奶时,每60毫升加入一滴成熟蜂胶,不会有特殊味道,并可提升免疫力,改善肠胃功能。二、山药鸡内金鳝鱼:黄鳝125克,鸡内金5克,山药10克,将黄鳝活杀,去内脏后洗净切段,用开水洗去鱼腥,鸡内金、山药洗净,起油锅用姜爆香

  • 治疗孕妇感冒的偏方

    天气渐冷,在餐桌上摆上一锅热腾腾的杂烩菜,缓缓地喝碗汤、吃些菜,就能让人从舌尖一直暖到胃里。连汤带菜同吃,营养不浪费。杂烩菜一般炖煮而成,经过较长时间小火炖煮,食材和调料充分作用,味道浓郁可口。炖煮的菜大多是连菜带汤一起吃,能保证很多营养素

  • 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经验妙方

    后来黄文东教授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问世,书中有了生吃核桃肉防治结石的报道,并认为其机理是酸化尿液以调节酸碱值,使磷酸镁胺结石、草酸钙结石之类在酸性环境中无以生存。另外也有文献认为,核桃肉中含有丙酮酸,能阻止黏蛋白和钙离子结合,从而阻止结

  • 治疗支气管炎的核桃姜糖水秘方

    香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饮三小杯绿茶,尤其是龙井茶,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旋菌,减少患胃溃疡的机率。港大医学院药理学系这项研究发现,绿茶的儿茶素具有抑制甚至杀死引致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旋菌。研究人员发现,在十多个实验样本中,2%绿茶的儿

  • 治疗支气管炎的民间中医验方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阴两虚,心血瘀滞。【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方名】生脉活血汤。【组成】太子参15克,寸麦冬10克,五味子6克,全当归15克,炒赤芍12克,紫丹参20克,茯苓12克,柏子仁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炙甘草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