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两种偏方帮你预防哮喘的发作

两种偏方帮你预防哮喘的发作

收录日期:2025-11-20 22:10:35  热度:5℃

脾胃失调,湿热郁蒸型鼻前庭炎


证候分析:脾胃失调,湿浊内生,蕴而生热,湿热循经上蒸,壅结鼻窍,腐蚀肌肤,则鼻窍肌肤糜烂潮红,湿浊不清,则脂液溢出,积成黄浊厚痂。湿热久蒸,灼伤脉络,肌肤失养则皲裂出血,鼻毛脱落。因糜烂、红肿、脂出结成痂块,以致鼻窍通气不畅,言谈不爽。湿性粘滞不易速去,湿热蕴伏不散,故病情缠绵,或反复发作。小儿脏腑娇嫩,易因脾虚湿滞久郁而出现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等症。苔黄腻、脉滑数皆为脾有湿滞之证。


脾胃失调,湿热郁蒸型鼻前庭炎治疗


(1)内治:宜清热燥湿,解毒和中,可选用萆薢渗湿汤加减,方中以黄柏、萆薢、滑石、泽泻、通草清热去湿而解毒,茯苓、薏苡仁除湿和中,丹皮清热凉血。若湿热壅盛者,加黄连、苦参、土茯苓以助清热燥湿之力;痒甚者,加荆芥、防风、白藓皮、地肤子以祛风除湿止痒;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金银花以扶正解毒。小儿脾弱,腹胀便溏者,合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消积除湿,虫积者,加使君子、槟榔、榧子以祛虫解毒。


(2)外治:


①参考"肺经蕴热,邪毒外袭"型。


②湿盛黄脂多者,可用明矾3g、生甘草10g煎水洗涤,以清洁、消毒、敛水。


③湿热盛,红肿、糜烂、脂水多,可用青蛤散调涂患处。方中以青黛、石膏、黄柏清热解毒,轻粉、蛤粉收敛去湿。


④苦参、枯矾各15g,研末,生地黄汁适量,调匀涂敷,有清热燥湿敛疮止痒之功。


⑤糜烂久不愈者,用瓦松适量,烧灰存性,研末,撒布患处,以燥湿敛疮。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清热解毒---汤水

    食疗汤谱:莲子绿豆汤(补脾安神,清热解毒)材料:绿豆-----250克莲子-----100克冰糖-----200克水-----3杯盐-----少许做法:1、莲子煮15~20分钟,取出备用2、将绿豆洗净,加3杯水煮开,盖上二锅盖熄火焖1小时。

  • 清热解毒的食物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食物中潜在有害物质来源亦更加广泛,种类日益复杂。因此,现代人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比补充营养更为重要。平时多吃些具有清浊解毒功能的食物,对身体健康是大有裨益的。绿豆中医认为,绿豆性味甘、寒,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对重金

  • 清热解毒酒

    一、青篙酒[来源]《本草纲目》[配料]鲜青蒿适量,糯米5千克,曲适量。[制作方法]取鲜青蒿洗净捣汁500毫升;炊饭熟,拌入青蒿汁、曲,如常法酿酒。[功效]清暑热,截疟疾,退虚热。[适应证]疟疾连年复发,体虚病人;夏季低热不退,原因不明的病

  • 清热解毒汤

    【清热解毒汤适用病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热毒内盛者。【方名】清热解毒汤【处方】银花(20g)、公英(15g)、野菊花(15g)、葛根(15g)、当归(10g)、赤芍(10g)、生薏仁(20g)、柴胡(6g)。【用法】上药水煎服,日服2剂,饭

  • 山药桂圆炖甲鱼可解毒退热

    [原料]山药片40克、桂圆肉20克、甲鱼500克。[做法]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连甲带肉加适量水,与山药片、桂圆肉清炖,至炖熟。[用法]食用时,吃肉喝汤。[作用]滋阴潜阳,散结消肿,补阴虚,清血热。适用于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患者。

  • 食物中毒——甘草绿豆汤

    一般性食物中毒——甘草绿豆汤1.生甘草、绿豆各10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至痊愈。2.食盐100克,将其炒焦、泡汤,尽量灌饮,并用鸡毛扫喉咙催吐,吐后再灌饮,至吐尽为止。3.生白萝卜500克,捣汁,每次服10

  • 食物中毒的家用解毒法

    佳节餐桌上丰富的食品中,难免会出现不洁腐败之物,导致食物中毒频频出现。现介绍几种家用食物中毒解毒方:一、腐肉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胸膈饱满,腹痛腹泻,发热,震颤休克;严重时可由于脱水而引起肌肉痉挛,循环衰竭。治疗:1.大蒜头一只(去精皮),

  • 夏季食疗药膳两款

    “冬令进补”向来为人们熟悉,而“夏季进补”。有人心存疑虑。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夏季进补也很必要。中医认为夏季人体汗出太过则伤阳,津失太多则伤阴,加之昼长夜短,睡眠相对不足,人体易出现“虚证”表现。进补有药补和食补两种。根据中医养生原则,夏